从那天开始接下来的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聊聊天、说说话,就这样,我们渐渐熟悉了起来。我也更加了解了她,她是一个有点幼稚的女生,总喜欢在我说的话语中抓住一些并不是我要表达的重点的东西,单单纯纯的、偶尔“傻傻”的,最美好、最让人喜欢的样子。
当然,作为应届生,更多的时间还是要用在学校学习。我们在学校里也会偶尔遇见,但并没有说过很多话,一般都是互相打个招呼说一声“hi”,更多的时候都是互相冲对方笑了笑便走了过去。就算是这样,那依然是我每天都在期待的时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一套套的试卷和偶尔和她的邂逅中,我迎来了高中最后一个寒假。我们的交谈开始广泛起来,从一开始的讨论音乐、讨论影视、讨论爱好到现在我们会聊聊家常,聊一聊每天发生的一些小事,时间过得轻松且惬意。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新年就要到了。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应届生的寒假本就是以正月初一为圆心,以一个星期为半径画圆而已。
随着新年的慢慢到来,关于新的一年的话题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聊天记录中,比如我们大学想去哪个城市,幸运的是我们都没有出省的打算,嘻嘻嘻嘻,不禁偷偷笑出了声。
大年三十到了,世界变成了红色。清晨起来就把早早就想好的祝福词发给了琦,语言很“官方”就像群发信息一样,但实际我只是发给了她一个人而已。起床收拾好吃完饭就和老爸一起张贴对联,外边已经响起了轰隆隆的鞭炮声,连周边的氛围都变得喜庆起来。借着这个氛围,我向琦要她的照片结果遭到了拒绝。额……
下午被老妈征劳力包饺子,我和妹妹帮忙擀皮,老妈负责包成饺子,而老爸则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等待着我们下锅的信号准备放鞭炮。
太阳公公早早的下了山,鞭炮声“跌宕起伏”起来,年味瞬间席卷到了每一个角落。
吃完了自己参与制作的饺子,我的小伙伴们开始陆陆续续来找我了。说是陆陆续续,实际上也就是三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而已。大概从出去上学开始吧,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我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聚集起来,然后一起绕着我们的小村庄的几条村路走上几圈,说一些这一年发生的事,有趣的、无趣的、开心的、伤心的无话不说,虽然少不了调侃,但肯定都是真心的担心着对方。这份友情可能带不来利益,但是十分珍贵。
春晚还是要看的啊。聊完天,我们就分开去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他们要去打牌,我已要看春晚的名义悄悄地回到了家,不知道他们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回去和女生聊天,还会不会放我回去呢。哈哈。
回到家打开春晚,表演的都是我以往没有见过的新面孔。我拿出手机,虽然我还没有看春晚,但还是先找琦吐槽了一番:
“春晚真的是越来越没有那个味了。”
“是吗?我没看呢,你不是去逛街了吗?”
“我已经回来了啊,你怎么没看春晚啊,过年怎么能不看春晚呢?”
“电视被我弟弟霸占了,电脑还断网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逗逗她。 “那你有点可惜,现在刚好到了一个超精彩的节目。”
“你不刚刚还说春晚没那个味了吗。”
“越来越没有不代表完全没有,你懂我意思吧?[滑稽]”
“哦,那你讲给我听在表演什么。”
“啊?这我怎么讲啊?”
“电视里面怎么讲你就怎么讲呗。”
“好吧,其实现在在表演一个小品,但并不怎么搞笑,还不如我讲的笑话呢。”
“切,吹牛,不信。”
“不信?不信那你听我讲”……
很快,电视上已经开始新年倒计时了。外边的鞭炮声再一次响起,卡在十二点整的时候,我给琦发了一个13.14元的红包,这算是我第一次悄悄表达我的心意,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她的回复。
“哇,这么大的红包。”
“稀松,洒家有钱。[滑稽]”
“那我也给你一个。”
说完就发回来了一个红包,我领取,13.14元。
“你怎么又还回来了?”
“你给我一个13.14,我还你一个13.14不好吗?[可爱]”
“好。”嘴角开始出现不可阻止性上扬,整颗心想被蜂蜜给装满了一样。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