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名叫武训的人,虽然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却靠着乞讨,历时三十年,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购置学田三百多亩,修建起了三处义学。武训的事迹后来被编入《清史稿》中,成为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第一人。
武训是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与很多出身贫苦的人一样,武训没有名字,“训”是清政府为嘉奖他的事迹而赐的名。
武训自小家境贫苦,七岁时就死了父亲,自幼随母亲以乞讨为生。武训渴望读书,每次路过学堂都驻足良久。他曾请求私塾先生准许他入学念书,私塾先生嫌他没钱,辱骂了武训一顿,并将他赶出门。
后来,武训外出做工,多次吃了不识字的亏。有一次,武训在李举人家当长工。武训的家人托人捎来一封信和一些钱,李举人欺负武训不识字,把信给他,没有给他钱。武训在李举人家里做工三年,讨要工钱时,李举人拿出了一个假字据,硬说武训已经把工钱领走。悲愤交加的武训讨要说法,反被李举人诬为有意讹诈,最后,武训被李举人的家丁拳打脚踢轰至门外。
这一系列的遭遇让武训深深体会到:自己之所以受尽欺辱,就是因为不识字。周围像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遭受欺负的人会更多。于是武训萌发了办学堂的念头,让人们都能读书识字,不再受人欺负。武训想到用乞讨的办法来筹备办学所需的花费。
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了乞讨办学的生涯,他手持破碗,衣衫褴褛,边走边唱,乞讨的足迹遍及大半个国家。武训一边行乞,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歌谣的内容全都与办学有关,如:
干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为了尽快积累资金,武训还到处出卖自己的劳力,苦活累活抢着干。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武训有时还到各处的庙会集市上耍把戏,拿大顶,以取赏钱。另外,乞讨之余,他还当邮差、捡破烂,搓麻线、纺线等。虽然过着牛马式的生活,武训不以为苦,还快乐地唱道:
出粪,锄草,拉硫子来找,管黑不管了,不论钱多少。
给我钱,我础田,修个义学不费难。
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
经过多年的辛劳,武训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光绪十二年(1886年),49岁的武训已购买学田200余亩,资金也攒了近4000吊,武训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位开明地主仰慕武训的人品,免费送给武训一部分土地,供武训办义学之用。学堂开始动工后,武训亲自购买砖瓦木料,每天早起晚睡,在工地上做饭打水,和工人们在一起共同劳动。
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训花钱4000吊所建的第一所义学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成,取名“崇贤义塾”。“崇贤义塾”建成后,武训亲自跪请有学问的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取分文。武训还十分关心义学里学生的读书情况。师生们感动于武训的真挚诚恳,学风甚好。
时任山东巡抚张曜听说武训的义行,下令免征武训义学的钱粮和徭役,还捐银二百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朝廷授给武训“义学正”的名号,赏赐黄马褂。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武训又在今属山东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花了3000吊钱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此外,武训还搜集购买了大量有益图书,建起了读书会,专供没有钱买书的人自由借阅。
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一辈子孤身一人,没有娶妻生子。有人劝他娶妻,他回答说:“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御史巷义塾”建成不久,武训就积劳成疾身染重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4月,武训离世,终年58岁。根据武训遗愿,人们将武训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下葬时,前来送葬的人过万名,师生们哭声震天。
武训办义学对中国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在国外也有很大声誉。武训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因为他没有文化,所以称他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