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过挤公交的经验。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深知其中况味。
每日加班之后赶着回家,天色已黑,所以看到公交车来,不管车上有多少人,哪怕是已经贴着车门口站立,都会奋不顾身的将手中的块票高高举起,以期盼售票员能接着自己手中的钱,给予一个上车的机会。
那司机也是早已练就一番本事,不管车上的人如何怨声载道,只是打开车门,攀着身旁的栏杆一手抓钱,一手指挥着安排车中人如何见缝插针式站好,还不忘口中念念有词,念叨自己生活之不易,不让乘客上车就会被告云云。
“哐当哐当”车子挤得鼓鼓的依旧向前开去,车上的人经过一番动荡,此时更是人贴人式的站立,一车人随着车子的晃动而左右晃动。
站在公交车后部,向下看看到的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头,密密麻麻,着实应证了中国人口众多这句老话。
在车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热络,每个人都在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空间,公交车里你会发现人所需的东西真是十分有限,只需一个站立的空间都会十分的满足。
而公交车上又分为几等,优等的自然是坐座位的,他们占有优势条件,座位外挤挤囊囊的环境让他们大大地体会到“座”的优越感。
他们有的凝视窗外,欣赏窗外风景。有的靠着硬板椅子睡的前仰后合,有的掏出手机左右摆弄着,偶尔撇几眼拥挤的人群。
二等的是站在车尾高台阶上的人群,虽然也是站立但好歹也是站在高处,自然有了些俯视的趣味,而且因高处空间有限站立的人会略微少些,多少能轻微的伸伸胳膊、抖抖腿。
最末等的是站在公交车前排的人群,因地势较低,且相对空间较大,更是挤得密不透风,左右皆不用扶一样可以站的笔直稳当。
所以每次一有优越地形的人下车,立马劣势地形的人就会一涌而上补上空缺,余下的人就又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机会,挤公交一样显出人生况味。
公交车上,你会发现站立着的各色人等,有的西装革履,打着领带,头发皮鞋皆梳理的油光发亮。
可惜这样的装扮,到了公交车上依然占不了任何便宜。
一样被挤得龇牙咧嘴,伸手到处去抓可以扶靠之处,因此太过显眼的打扮在公交车上反倒显得很不协调。
有的在工地上刚刚下来,满身是灰,此时倒是从容自在。
最离谱的是下车时分,因车门口都堵的是人,里面的人着实不易走到车门口,每挪动一步都需要杀出重围、步步挪移,而每一寸挪移的步子都让站立之人做前倾状,在十分有限的空间里再次寻找身体放置之处,所以所站姿势自是形态各异、十分“讲究”,个个皆可列入武林高手之列。
下车的人要挤出去难,而站立之人亦难。所站之人手中大部分皆拎物品。
绝大部分被挤的状态是人与物品被挤到分开一米之外,相连处仅靠自己的手抓着,大声叫唤也不起什么作用。
直至下车的人终于突破重围冲下车去,车上的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呼呼呼”又上来了数十人,挤到更甚,刚刚荡起的涟漪一忽儿又恢复了原状。
到了车子的后半程,就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了。
夜幕降临,车上的人们都在各自的站点渐渐下车,而后上的人越来越少。
夜间的晚风吹进车内,看万家灯火亮起,想着前方自己也将到站,不觉苦尽甘来的幸福滋味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