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很多交流场合都会听到“单点突破、爆品思维”类似的思想或方法论的分享,事实上但凡涉及到类似主题的分享在当下都会很吸睛。
5月中旬,笔者在温州和当地企业座谈时,又再次被温州企业家的焦虑情绪所感染——“看得清问题,也提得出问题,但都缺少解决问题的驱动力。”这也是当下圈子交流普遍现象,都希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特效药”,事实上“特效药”真能存在吗?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中小企业总希望通过单点突破迅速解决问题,完成升级迭代。但在笔者看来: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现代商业,只有从点到体(线上线下一体),平面化构建正在失效,“立体化”结构成为标准配制。或许产业中不缺单点突破的成功案例,短期内呈现的效果也很有说服力,但我们要更理性的看到,能保持持续性和延展性的单点突破成功案例特别稀少,而且单点突破对周期内的资源投入要求太高,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更大。真要说有什么好处,除了用更快的速度、在更短的时间内试错或许算是。但商业不应该是激进的。
与温州的中小企业家座谈多数都会是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是抱怨温州本地没有人才;二是疾呼企业人才难引进、引进人才风险大。
关于第一点在笔者看来,多数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温州本地生产要素资源的则重变化,只能说是人力资源供需之间出现了重大不平衡现象,市场对产业升级迭代的要求远远超出地区内有效人力资源供应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要靠政府主导开放人才引入机制,但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本地培养,这就需要时间周期。
而产生第二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的人才储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如同打一场比赛,单有主力是不行的,板凳的健康状况是决定了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很多企业只考虑引入主力人才,却不考虑相关的配套,更没有人才的板凳机制。
解决面上的问题或许不难,但要提出长效的解决方案则需要立体的思维。温州现象不是个别现象,温州中小企业的问题放之很多城市皆对应。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政府主部门还是企业主,我们要认识到:现阶段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产生的问题也多数都是结构性的问题,依靠单点突破、单一的技术应用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我们说新型的人货场的结构、消费力资源价值共享结构……以5G互联网+折叠屏带来的更立体化的阅览互动体验升级等,解决结构性问题得靠结构性思维才行,而结构性思维将是建立在社会充分服务、知识充分融会、产业充分参与、技术充分融合、价值充分享等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