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时兴女孩子富养,男孩子穷养,最近又有人说富养穷养过时了,男孩子要阳光养,女孩子要极限养,如果做父母的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性分析,盲目跟风,势必会无所适从,总也赶不上养孩子的“新概念”,最终自己抓狂,还把孩子养成一个矛盾体。
用辩证的理论去看待这些养孩子的概念,富养正确,穷养也对,阳光养不错,极限养也值得肯定,窃以为,这些养都不过时,都需要,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什么时间用。
当孩子还未成年,需要培养自尊自信的时候应富养。不可否认,金钱确实能让人自信,财大气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还不懂事,需要在小朋友中间建立自信,相比于身边的小朋友拥有较好的物质东西能够最直接最直观也最有效地建立孩子的自信。玩具、书包、衣服、鞋子甚至铅笔盒,孩子们相互之间都会比较(其实大人之间也在比较),孩子有最好的玩具,有最贵的书包,有最好的衣服、鞋子,必然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
儿子两岁多的那个夏天,我想当然地以为孩子还不懂得好看,当时我的经济确实比较困难,所以,趁老城过会的时候,两块钱给孩子买了两双处理鞋。到底是处理品,鞋不跟脚,孩子一跑,不是鞋跑在人前面,就是掉在人后面,为此,我就在鞋后跟上缀了一根松紧带套在孩子脚腕上,解决了掉鞋的问题。但那双本来就劣质的鞋经过这样一补充,更加难看。看孩子的阿姨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们两口子挣钱,给孩子穿的这鞋就跟那乞丐似的。”一旁玩的兴高采烈的儿子听到这句话,眼神立刻暗了下来,手里的动作也慢了下来。我猛地意识到,两岁多的孩子是懂得的,懂得别人的赞美还是嘲笑。想到这里,我赶紧骑上自行车带上孩子买了一双新鞋。
从此,我完全改变了想法,要给孩子力所能及最好的。同年春节,给孩子买的那件上衣是最贵的,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记着它的价格,76元,那时候,我的月薪也就五百块左右,我自己同时买了一身套裙也不过一百来块钱。当时,出差在南京,每天路过商场去看那件衣服,围着那件衣服转两圈。衣服真的是好看,但价格确实够贵,突破了我的心理底线,始终不能接受。最后,在一位同事的劝说下,一咬牙买了回来。春节那天,儿子穿出去,受到了同事的赞扬:“孩子的衣服真好看。”儿子听了,立刻高兴地蹦蹦跳跳跑开了。
绝大多数的家长养孩子会有一个本人或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原则,那就是,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希望孩子实现,自己吃过的苦决不会让孩子再吃。穷养大的我,内心那份匮乏感,无论成年的我如何的衣食无忧都无法填满;心底那份自卑感,无论成年的我有怎样的成就都无法消除,甚至,这份自卑让我成年后面对重大选择时,总会有那么一丝的游移不定而少了些许魄力。我的儿子却自信的多,理性的多。
孩子出现浪费现象时应穷养。所谓穷养,其实就是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关于这一点,不同的人培养方法不同,比如有的人赞同将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场地,让孩子体验大人工作的辛苦。我也曾这样做过,把八岁的儿子带到办公室,儿子写作业,我工作,结果,下班的时候,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的工作多简单啊,打几个电话就挣下钱了。”显然,这种方式不适合坐在办公室工作的家长。儿子自从上了小学,我就不再给他买玩具,每周给5块钱零花钱,让儿子自己支配,但需要告诉我钱尽花在了哪里,买了些什么。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忙,连续四个周五都不在家,没给孩子零花钱,攒住了,一起给了20块钱。谁知,小小的孩子,一转眼出门就花19块钱买了一支玩具冲锋枪。一向勤俭节约的老公非常生气:“取消零花钱!”儿子一听,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就哭了起来,手里还抱着冲锋枪,眼泪掉在冲锋枪上,一滴,一滴。我心里虽然也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一转眼花掉19块钱有点心疼,但是这么极端地取消零花钱肯定不合适,灵机一动,坐在儿子身旁,替儿子擦掉眼泪说:“儿子,咱们这样,以后你每天负责叠被子、倒厨房垃圾挣零花钱,叠一条被子一块钱,倒一袋垃圾一块钱,你看,每天咱们三条被子,一袋厨房垃圾,你每天就能挣四块钱,比你原来的零花钱多了不少吧?”儿子眨巴着眼睛算了算,嗯,合算,立刻破涕为笑。于是,这种通过劳动挣零花钱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孩子以后果真花起钱来谨慎多了。
养孩子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有人说这种复杂程度堪比管理一个中型的企业,而我却认为养孩子就像养禾苗一样,给孩子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养育,禾苗缺水就给它浇水,缺肥就给它施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孩子需要富养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质;需要穷养的时候给予粒粒皆辛苦的历练;需要阳光养的时候告诉孩子想要得到,两种途径,成年时自己挣,未成年时找爸妈要,没有第三种途径;在孩子需要极限养的时候,告诉孩子要设置底线,防人之心不可无绝对比让孩子喝的烂醉如泥后仅仅得到酒量极限要全面的多。
保护孩子还必须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应该向谁求助,怎样求助,我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儿子幼年时,就在自己家楼下和小朋友玩,曾被一个成年人打了一个耳光,打的鼻血如注,等我忙完家里的事下楼准备带孩子出去吃饭时,才惊讶地发现孩子满脸的血已经干成一片一片的痂了,“呀!怎么了?”儿子“哇”地一声哭出声来,几个小朋友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孩子们都说是被一个大人打的。当时的我又心疼有气愤,恨不能一刀宰了那个人。愤怒过后才想到,没有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找妈妈,也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受了委屈回来跟我说,我对孩子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总之,孩子被一个大人打的鼻孔流血,都没有向十米远的楼门按一下门铃向我求助。我发现了这个漏洞,亡羊补牢,抱着儿子,一边给孩子擦泪,一边告诉儿子:“以后遇到危险,要记得找妈妈,找熟悉的叔叔阿姨,要是在幼儿园就找老师。”五年后,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看到我同事的孩子被大同学打了一个耳光,急急忙忙跑回家里(我家离学校大门不足二百米),给我打电话说:“**同学被一群大同学打了一个耳光拉走了,拉到学校西边那条巷子里了,你赶紧给姨姨打个电话。”“好的!”顾不上说别的,我赶紧给同事打了个电话,让她赶快找孩子去。给同事打完电话,我特意给家里又打了个电话表扬了儿子:“儿子,你做的对,这种情况你们搞不定就赶紧告诉大人。”儿子显然学会了求助。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安全生产上的一句警示语,它也适用于养孩子。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怕孩子被骗入传销组织,怕孩子陷入网贷泥潭,安全教育当然是最基本的教育,就像禾苗成长必须有土壤一样,但不是说有了安全教育就不需要其他教育了,就像禾苗成长有了土壤还应该有阳光、水和肥料一样。
养孩子,需要辩证地运用各种方法,只要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一定会产生对的结果,一定会养育出一个阳光、自信、坚强、睿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