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为基层减负,要让“铁规矩”长牙生威

10月28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再次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抓到底。如何把“纸面利好”转化为“地面实效”?结合基层实践,需从思想破冰、制度破题、结果破圈三个维度发力,推动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思想破冰:把“重痕”转向“重绩”,让政绩观真正树起来当前,一些干部仍陷在“材料政绩”“照片留痕”的惯性里,认为纸张厚、照片多才能体现工作实;少数基层单位把减负简单理解为“少填表、少开会”,对深层次形式主义视而不见。思想不扭转,减负就沦为数字游戏。必须用好“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等载体,把“重实绩、轻痕迹”纳入干部考核、评优评先硬指标,对“换马甲留痕”的典型及时通报曝光,推动各级干部从“要我减”转向“我要减”,以观念之变引领行动之变。

制度破题:把“变异”纳入“笼子”,让硬约束真正硬起来文件少了,口头通知、电话指示却多了;会议短了,“小范围碰头”“线上交流”却频了;督查少了,“调研指导”“学习考察”又升温了。制度若不给“变异”戴上紧箍,基层就会陷入“以形式对冲形式”的怪圈。应建立发文、会议、督检考“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一事一评”,对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亮黄牌、晒账单;要深化“一表通”“一网办”,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要把《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年度考核,对落实不力、变通执行的严肃问责,让制度真正长牙带电。

结果破圈:把“减负”变成“赋能”,让基层真正强起来减负不是“一减了之”,而是“一减加N服务”。要大力推进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厘清“属地”与“部门”责任边界,防止“条条干预”;要完善“发现—解决—反馈”闭环,对基层反映的“表格回潮”“指尖负担”等问题,上级部门必须限期回应、逐项销号;要赋予乡镇更多自主权,推动“无会周”“无纸月”成为常态,把干部从“微信群”“报表堆”里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基层治理一线,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寒,亦难一夕除尽。但只要我们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把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思想的自觉自律贯通起来,持续向“换马甲”、“躲猫猫”的形式主义亮剑,让干部焕发出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下宫镇 张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四中全会精神”引领新福建建设的宁德实践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
    笃行者_6fe4阅读 22评论 0 0
  • 以有力举措为基层减负赋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
    香芋大王阅读 36评论 0 0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党中央持续深化...
    逗本逗_35e4阅读 23评论 0 0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
    乡亲们阅读 384评论 0 0
  • 为基层减负,激发干事新活力 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形式主义...
    花糕阅读 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