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最近接触了不少爱情题材的文字。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往来的情书的合集《爱你就像爱生命》;然后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过这个忘了是怎么开始读起来的,看的是合集,这里特指与书名同名的中篇;樊登读书里的《张爱玲传》,讲她的爱情、爱情观以及她的作品里的爱情。一喜、一悲,张爱玲和胡兰成是高开低走,先喜后悲。
《爱你就想爱生命》只是从书名中就有炽烈的感情的流露。往来的情书中有很多对对方表达出的强烈情感的回应,毫无掩饰地,展现出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合集的前言部分最先介绍了作者的死——和妻子一起在公寓中服镇静剂自杀。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为反战奔走呼号,却在战争结束后用自杀结束自己和爱人的生命,十分让人费解!不过在读完同名小说之后,就能理解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得伟大又卑微。“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可是女主人公自己,又只是对方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作者刻画了极致的爱与极致的矛盾,同样也是用极致的方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张爱玲在她和胡兰成的婚书中对自己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期许。很遗憾最终她的这句话,也只是个美好的期许,因为两人的婚姻只延续了两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张爱玲另一句对爱情的描述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前半句我是认同的,后半句则只是个美好的期望。大概率的情形会是:你卑微到尘埃里,最后化为尘埃!王小波和李银河那样势均力敌、不卑不亢,方为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张爱玲,我可能一直抱有偏见,国家战火纷飞、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时代大背景下,爱情无论是悲是喜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直到最近了解到,若不是战争原因,她是极有可能获得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公众对她在文学上的成就的认可让我对她摒弃偏见。说这话我有点心虚,目前了解的张爱玲的作品几乎都是描写爱情悲剧的,并且我的文学鉴赏能力也近乎于无。
这两天很想把最近看的书做一个总结,赶着今天这个日子想逼自己一把,没想到会这么惨!在脑子里组织过的语言只写出来了一部分,整体结构也是这样的惨不忍睹。不过今天就这样了,不打算再调整什么了。
写于2021年5月20日晚。当时只发在了微信读书,现在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