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看《红与黑》。阅读的体验总是美好的,但是我对这个于连的性格并不是理解得很好。当然,我相信于连一定会成长的,会“进步的”。但是在此处,我无法理解作为木厂的儿子,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野心。这个野心架在小说里面,比较空洞,比较突兀,好似突然来而一样。就从进入市长家突然存在了,之前为什么没有铺垫一下呢?
另外,于连与市长夫人的爱情,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或许在我的认知里面,需要这个爱情的慢慢有理由地发生。虽然小说里面,也并非没有理由,例如于连第一次见到夫人的美貌;或者夫人对孩子们的爱;夫人与他一样,受罪于与市长大人的粗鲁无理。而且每一次于连强调他的胜利,他强迫自己推进这个胜利,都似乎是突然出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在体验中。希望在未来的阅读中,能够理解的。
也有书友说,他很认同于连,因为他想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情场老手。这个体验似乎在我的经验里面不存在。当然了,性别不一样,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目前这个社会里,大众眼中的女性审美还是需要坚持一些“美德”,例如,情比金坚,对感情及人性认知需要单纯。与情场老手相对,女性需要扮演成像市长夫人那样的:单纯,善良,对爱情无知,但对世情又是世故的。哈哈,我还是没有放过一个小机会吐嘈男女性别不公的这个点。
昨天在努力地吞进一些中医课程和《炁体源流》。有一些小体悟。术法上的东西还是能够吞进去的,但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而言,在读书的时候经常觉得一,自己的专注度不高,心不静;二,功利心太重,总想有所得,想一次就能记住,一眼就能看好多;三,脑子里面的杂质有点多,容不下更多的有益内容;四,难于契入,或者有些事情没有契机契入;五,累,心累且身累;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方案其实很简单,随着对“静”这个字眼的认识深入,我想可以通过破我见,修止观来清除杂质,一点一点深入得静。当然,为道日损,最终有一天,或许这些一切都必须放掉。第二个问题,就是竞争的意识了。这个“我”之大,虽然有时候是自我挡道,但有些时候,却是因为我要强,要胜这个点的出现。虽然我什么都不是,但那个见就在我的意识里,经常会出现,虽然一次次梳理,但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