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下雨,一个年轻人站在咖啡馆的吧台区。他是服务生,也是这个读书会的半个参与者。
他看了看墙上黑色的挂钟,已经6点半了。正式开始是7点钟,凭借过往的经验,他知道6点半以后会有人陆续进来。
第一个进门的是A先生,是读书会的发起者。身材微胖,每次来都会穿白色衬衫,搭一件灰色的西装。外表有些发福,可举手投足间不失灵巧。他每次来都点一杯可乐。
门口进来了第二个人,叫他B先生吧。第一眼给人的印象是数学系主任,戴着银丝边眼镜,声音里透着稳重与幽默,是本地人的口音。他常常会点一杯茶,每次都会不一样。他还特意嘱咐服务生用很烫很烫的水泡。
第三个人是C先生,读书会的知识库,理性思维者的代表。脸圆嘟嘟的,戴着黑色边框眼镜。他的口味是热巧克力或者热牛奶。
D小姐与E先生有说有笑地进来了,混杂着年轻人的腼腆与自信,看着像是大学刚毕业的恋人。D小姐活泼可爱,时常客串读书会的主持人,E先生沉稳含蓄,身材高大。站在吧台的年轻人看着他们,预想着也许将来的某一天,E先生也许会在这里向D小姐求婚。(后来也的确是这样)
F是宅男模样的打扮,可能是一下班就赶到这里的缘故。为了挤出时间锻炼,他会在读书会开始的前5分钟做三组俯卧撑。他每次点的饮料都会不一样,会选择坐在比较僻静的角落。
G小姐有一种知性而古典的美。这一天,轮到G小姐主持读书会(主持人轮流制)。她似乎有点紧张,微笑着向吧台的年轻人要了一杯红酒,说着:“不喝红酒,没法说话。”
7点开始之前,基本上人都到齐了,A先生在前边开了一个小头,接下来就是推荐人和他所推荐的书,的故事了。每周一本书,每周都会换一个推荐人。
台上的人讲得滔滔不绝,台下的人听得纷纷眯起了眼。
.
这时候吧台区的那个服务生就忙了,忙着做各种点心,忙着准备饮料、泡茶、倒酒、端咖啡。场地有限,读书会的成员会坐得比较挤,那个服务生往往会穿越重重阻隔,给坐在里头的人递上他想要的东西。
送餐送齐之后,年轻人会站在吧台上,做一个静静的旁观者与倾听者。接下来的旁听时间,他都会很享受。
恍惚间,他想起了《深夜食堂》里的小林薰,他觉得自己也正像他一样,永远扮演着狭小空间里的倾听者角色。各种故事、各种想法、各种俗话雅句、各种娓娓道来,都被他吸收进耳朵里。
今天这本书是《查令十字街84号》。为了符合这本书的主题,读书会也搞了一个写信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写的信前来,以作交流。
A先生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记录着会员们思维的过程与走向;B先生正发挥着上海男人的幽默特质;C先生发言了,引经据典,所涉及的言论往往会横跨多个知识领域;D小姐与E先生正窃窃私语;坐在角落的F宅终于举手发言了;作为此书推荐人的G小姐,正在台上聆听着。
每周一本书。每周不管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总有这么些人出现在这个咖啡馆里。
他们乐此不疲,坚定不移。会员与会员之间也有扯不完的淡,唠不完的故事。他们都在同一支队伍里。
年轻人仍旧在服务台静静地听着,他觉得世界好大,还有那么多人在此分享各自领域的知识。
他也觉得世界好小,小得温馨。
这里就像一个小型家庭作坊那样朴素而暖和。
.
怒切回第一人称:
.
我始终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宝贵的输入,而对外的交流则是宝贵的输出。两者需要达到一种平衡,才是比较好的状态。(当然,也有许多人读书图一乐,雅趣使然,在此不论)
.
读书会是开放性平台的作用,也有社交的功能,所以我才会一直动员身边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和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交锋。“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不用多说的,可是现实情况中实践与“躬行”的场景毕竟太少,况且能将书本直接吸收 且应用于实践是需要刻意训练与才智的。
.
那么,知识被大脑吸收后,长期不适用或不回炉,遗忘是必然的。
我们能够做什么,我的答案是把它用起来,加深理解,形成固体,放在脑海里。不进行二次理解与主观能动地去阐释的知识,刚学的知识就会像液体,消散在脑海的深处。
.
相信我,在交流的时候,你已经在对知识进行排列组合以及重组了,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是你自己独立建设出来的,上帝也无法将它夺走。
时间再流逝,也会久久难忘。
... ...
(根据本人真实体验后所写,服务生即本人...在此就不公布那家咖啡馆和组织方的名字了,如果上海地区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微信平台留言)
爱书者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