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存泄漏?
答:内存不在gc掌控之内了。
当一个对象已经不再使用了,本该被回收时,而有另一个正在使用的对象持有它的引用从而导致对象不再被回收。这种导致了本该被回收的对象而停留在堆内存中,就产生了内存泄漏。
了解内存分配的几种策略:
- 静态的
静态的存储区,内存在程序编译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整个运行期间一直存在。它主要存放静态数据、全局的static数据和一些常量 - 栈式的
在执行函数(方法)时,函数一些内部变量的存储都可以放在栈上面创建,函数执行结束的时候这些存储单元就会自动释放掉,栈内存包括分配的运算速度快,因为内置在处理器里面的。当然容量有限 - 堆式的
也叫做动态内存分配,有时候可以用malloc或者new来申请分配一个内存,
区别:堆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堆空间比较灵活也特别大
栈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大小是有操作系统决定的
堆管理很麻烦,频繁地new/remove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这样就会慢慢导致效率低下。
对于栈的话,他先进后出,进出完全不会产生碎片,运行效率高且稳定。
public class Main{
int a = 1;
Student s = new Student();
public void XXX(){
int b = 1;//栈里面
Student s2 = new Student();
}
}
1.成员变量全部存储在堆中(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引用及引用的对象实体)---因为他们属于类,类对象最终还是要被new出来的。
2.局部变量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存储于栈当中,引用的对象实体存储在堆中。-----因为他们属于方法当中的变量,生命周期会随着方法一起结束。
比如:
ListView或者GridView、RecyclerView加载大量数据或者图片的时候,
图片非常占用内存,一定要管理好内存,不然很容易内存溢出。
滑出去的图片就回收,节省内存。看ListView的源码----回收对象,还会重用ConvertView。
如果用户反复滑动或者下面还有同样的图片,就会造成多次重复IO(很耗时),
那么需要缓存---平衡好内存大小和IO,算法和一些特殊的java类。
算法:lrucache(最近最少使用先回收)
特殊的java类:利于回收,StrongReference,SoftReference,WeakReference,PhatomReference
StrongReference强引用:
回收时机:从不回收 使用:对象的一般保存
生命周期:JVM停止的时候才会终止
SoftReference,软引用
回收时机:当内存不足的时候;使用:SoftReference<String>结合ReferenceQueue构造有效期短;
生命周期:内存不足时终止
WeakReference,弱引用
回收时机:在垃圾回收的时候;使用:同软引用;
生命周期:GC后终止
PhatomReference 虚引用
回收时机:在垃圾回收的时候;使用:合ReferenceQueue来跟踪对象呗垃圾回收期回收的活动;
生命周期:GC后终止
开发时,为了防止内存溢出,处理一些比较占用内存大并且生命周期长的对象的时候,可以尽量使用软引用和弱引用。
软引用比LRU算法更加任性,回收量是比较大的,你无法控制回收哪些对象。
比如使用场景:默认头像、默认图标。
ListView或者GridView、RecyclerView要使用内存缓存+外部缓存(SD卡)
以单例模式为例
public class Utils {
private static Utils instance;
private Context mContext;
public Utils(Context context) {
this.mContext = context;
}
public static Utils getInstance(Context context)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Utils(context);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Utils utils = Utils.getInstance(this);
}
}
静态内部类持有非静态类内部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