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有个朋友指出我有个习惯,常常喜欢在谈话时忽然间抛出一个问题,然后等待大家的思考和回答。在她还没说之前,我从来没注意过自己有这个习惯,自从她提出后,我慢慢发现果然在有意无意间,确实会习惯性向众人抛出一个问题,然后静静观察每个人的思考和最后的答案。
有趣的是,在这个习惯中,我收获最大的不是某个人对某件事的一个观点,而是在无形之中,对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渐渐地,也看出了一点不同类人不同思维方式的端倪。
最一开始思考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源于发现某个常常一起讨论观点的朋友,总在交谈中让我找到她同一次或不同次谈话中的矛盾点,这种矛盾点并不是明显的,这种矛盾点有点像那些伪女权主义者们在谈权利时高喊“男女平等”,在谈义务时说“你他妈还是不是男人啊”那样,她们的矛盾指向并不是在看待同一件事情上的矛盾,而是在有相互关联的事件中产生了矛盾,但是他们往往没有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来说,他们的思维缺少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后来我私底下思考了这个朋友的这个特点,认为她大概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所以才常会出现矛盾。有一次在上课时,授课的老师提到,现代人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就是“碎片化的思维”,这句话倒是启发了我,我想可以由此总结出周围人大致有三类思维模式,一是碎片化的思维模式,与之对应的是有完整体系的思维模式,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模式。
碎片化的思维模式,不仅在我身边占据着最大的群体,也是现代人的思维共性。这种思维模式与我们现今的碎片化阅读有着很大关系。现代人每天用着微信订阅着大量的公众号,每天阅读着大量的推文,但事实上这些推文都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单篇的存在,它们往往是就一件事去讨论一件事,每天的推文之间是没有什么连贯性的,在这种长期的阅读之下,人们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思考问题时只考虑当下的这个现象,但世界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许多事情的成因时由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作用而成的,要找到一个问题的本源,最好的方式还是把它置于一个宏观的背景之下去考虑。就好比说,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就呈现在了他们的一本本著作里,每一本著作都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因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讲清楚的,然而大多数的人们是不愿意去阅读一整本的、长篇的书籍,他们更青睐于“短平快”的阅读内容,即碎片化的阅读,而这种阅读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方面的信息,因此造成了一种“我的阅读面很广”、“我知道的知识很多”的错觉,但他们的这些知识只是一种碎片化的知识,常常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举一个今天遇到的例子。今天中午跟朋友吃饭时,我问他们,就按照你们自己读完了四年大学的经验之后,谈谈你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那时候我听一个朋友们的回答较凌乱,他一下说学生问题,一下说社会问题,一下说制度问题等,后来我帮他总结了一下他的观点,一是学生素质问题,二是学校课程设置问题,最后还有一个次要的根源,是教师的问题。这时他又提出,学生问题是没办法的,要生存,只能在顾虑完生存之后才可能去考虑精神修养的问题。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矛盾点,如果这么去解释学生问题,那么学生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学生问题只是另外一个问题造成的结果。这时候他又提出,这是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那么此时问题的答案就变成了一是社会风气的问题,二是课程设置问题,还有一个辅助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对于教师问题这个方面,他的观点是,教师们也是在学校这个大体制之下的牺牲品。那么这里面又有另一个矛盾点,课程的设置是由教师们来设置的,课程设置问题的根源就是教师的问题,那么可不可以将这个课程设置问题替换成教师问题呢?同时他又认为,教师是大体制之下的牺牲品,那么体制问题就又涉及到一整个社会的问题,那么教师问题可不可以再次替换成社会风气问题呢?如果这些都说得通,一整轮替换下来,高等教育问题的答案就指向了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那么社会风气问题又是个很笼统的答案,社会风气中的各个原因,并不都是造成高等教育问题的原因。现在,我姑且暂时认为社会风气中的功利主义、人文素质低为这个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如下面这幅图所展示的: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问题的答案对不对,在对整个问题的反复推论及思考后,最后得出的答案会比最初的答案更严谨更有逻辑性。但可惜的是,在现实当中,大部分人对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形成一个建构完整体系的习惯,就像我前面说的,大部分人只是“就事论事”,不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之中,迅速地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结构,因此,有时候对于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我们只需要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就可以轻易地将他们的观点去驳倒。没有思维体系的建构,观点总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种思维的碎片化其实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上大一的时候,有个老师跟我们说中文系的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应该做到的水平是一提笔写文章,没到两千字以上都停不下来。那个时候我没有多去思考这句话是为什么,单纯的认为这大概只是一种专业要求,但我一直记着这句话。现在想起来便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有大量阅读量并能逐渐建构起自己思维体系的人,往往一提笔就能讲上很多话,但事实上的情况是,就我周围的大部分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常常告诉我,有时候他们想到某些观点,也想自己提笔写写,但是一旦真正开始写,就会发现写上五六百字就没有什么可以写了,比一篇高考作文还短。这当中有文笔功力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源于思维太过于碎片化,平日的碎片化阅读形成了支言片语般的观点,这些零碎的观点适合发成朋友圈,却没办法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我一直很提倡每个读过书的人都必须写作,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只有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中,才能慢慢认识到自己的思维缺陷。但我提倡的这种写作是一种很纯粹的写作,甚至可以没有阅读者,仅是自己保留的一种写作。现在有许多人在微信上开个人公众号进行写作,但往往为了增加阅读量,将这种写作沦于一种重视排版、标题化、简短适合阅读的文章。这种写作方式用于商业途径是可以的,但如果为了提升个人思维能力,或许还是有点难度,毕竟在快阅读时代,很少人愿意阅读长文章。
那么,我提到的第三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源于有时候我发现身边的有些朋友有喜欢反驳他人观点的习惯,他们的习惯特点在于,当你提出一个观点时,他总是会马上反驳你,长久以后,我慢慢发现这一类的朋友他们的反驳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反驳不是为了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而反驳,他们纯粹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打比方说,甲是一个有“辩证”思维的人,乙说现在的面试官注重学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名校师资好。这时甲会反驳说,很多学历不好的人也很有能力,不应该以学历为标准。这时丙又发话了,他认为学历确实不重要,面试官不给他机会试一下真是太肤浅了。然后甲又开始发话了,其实面试官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太难了,看学历也无可厚非。你看,这种思维的人常常是两面的,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明确立场,也未思考过自己的观点在于何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喜欢反驳他人的观点。
其实按理来说,马克思提出的这种辩证思维还是一个好东西的,它让我们看东西时更全面。但我所理解的辩证思维,应该是用于自我思考之时,打比方说当我遇到一个问题时,思考它的根源,我从正反两面去思考,从多方面去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我所赞成的观点,而不是说,每一件事情我都说有好有坏,你说好时我就告诉你它的坏处,你说坏时我就给你讲它的好处,如果是这样,那么说了等于没说,因为任何事物有好有坏这种道理谁都懂,我们只能是从好坏之中取最优。这也是为什么我给这一类人的“辩证”思维加上引号的原因,因为他们算不上真正的辩证。不过这一类人比起碎片化思维的人来说还是进步的,毕竟他们已经在不断自我思考的路上了。
以上是我在目前来说,通过对周围为数不多的人的观察后,总结出来的三种思维模式。最后说一个最近复习教育学所想到的。苏格拉底给学生授课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法,叫做“产婆术”,即当学生提出一个观点时,教师不指出观点中的缺陷,而是假装无知,通过不断诘问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我观点的矛盾陷阱之中,之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改正。我认为这种方法非常好,适用于提点现在普遍存在的碎片化思维的人。今后如果再发现一个人思维存在的矛盾点时,我会尝试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诘问别人,在不断提问中提醒那个人他的思维缺陷,也在不断提问中培养我自己的反思能力,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