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产品好坏&判断Ta是否合适结婚
两者为何能类比?结婚的对象是人,产品的服务对象是人,最终目标是达成交易/价值交换。
如何快速看清一个人,需要由外到内分5层。
只看外表会遇到衣冠禽兽,只看社会角色中的Ta可能无法在生活中交流。需要剥到最里面看存在感,看一个人的内在动力,Ta如何经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天花板在哪里。
与人交往中、实际管理中,也要快速判断,是否有需求未被满足,这个需求是哪个层次。
很有意思的是,来看《用户体验要素》里的用户体验五层理论,一一呼应。
二、做好产品前,先学会不要看表象,不要抓取表层数据
1、识别底层情绪:愉悦、不满;愤怒、恐惧
2、顺应用户潜意识,不被角色化交流说出的言辞所迷惑
1、识别底层情绪
1)愉悦和不爽
生存/存在感被满足就会愉悦,崩了很久突然的放松就是爽。一行一行消俄罗斯方块是愉悦,落了很高很危险,突然一下子消失就是爽。
评价一个产品做得是否到位、衡量和一个人的关系都可以用到这三个词:愉悦、爽、不爽。
2)愤怒和恐惧
都来自于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被侵犯。体量小会愤怒,体量大会恐惧。对什么愤怒就会对什么恐惧,面对愤怒的人不需要害怕,找到他的恐惧点即可。
a.恐惧是边界,但不需要刻意克服。自省、分析找到边界。
b.恐惧是动力,找到恐惧带给你的力量,比愉悦还要强劲持久。
c.恐惧是痛点。
所以我们家大Boss常说,越怕什么就越要做什么,这样的确可以跨越边界提升自我。但前提是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有计划不盲目的找到和恐惧的共处方式。
2、顺应用户潜意识
去角色化的研究用户,顺应用户潜意识,才能做出让用户依赖、毫无压力的好产品;
去角色化沟通,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让人放松愉悦的伴侣。
如何了解潜意识:
1)童年:和父母、亲近人的关系模式,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互动模式
2)催眠:微笑,重复(比如奇葩说的黄执中,反复重复一个观点加上语气扬抑、手势、眼神,成为拉票大王)
3)找共性,同一个文化、同一个社会场景会形成集体人格(阿里人、华为人)
在意识层面达成交易,比如说推销,只有一个宗旨,打破用户防御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这也是黑猫经常强调的“性价比”。
在潜意识层面达成交易,比如让用户对一个产品产生依赖,也只有一条宗旨,不要启动用户的防御系统,绕过潜意识。
我家外甥女说都说不全的时候,就会用ipad,抱着个本本看动画片,打植物大战僵尸。用手去触摸、滑动顺应了人类的天性。
黑猫的电商网站直接用了淘宝的颜色,也是为了让用户感觉熟悉,放下防御。
四、扩展和思考
角色层
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类似这里的角色层。好处是可以快速甄别信息,坏处上面都说了。不能指望校招时每一个HR都不考虑学校背景,每个人都深入沟通,只能利用好角色和标签。
做产品要么做一个爽到爆的,要么做一个帮人抵御痛点的。
道理都懂:得到App是帮助人抵御认知焦虑,医美产品帮助人抵御衰老的恐惧。
具体分析:腾讯系产品就是让人打发时间用的爽的,阿里系产品最终要达成交易。银行类的app强在资源框架,弱在感知层。每个产品都因核心动力不同,协调了每一层的资源。
落地:道理都懂,本质都清楚,你依然做不好一个产品。同一个本质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产品上,如何由不同因导向不同果,还需大量学习和训练。
关系模式,参考武志红老师的阐述
中国人基本都在第2、3两种模式下长大。不能独立思考,战战兢兢希望得到别人认同,社交能力弱,极易被煽动。
内在关系模式,大致有四种:
1. “我行,你也行” 也即“‘内在的小孩’行”,“‘内在的父母’也行”。假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的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展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2. “我行,你不行” 也即“‘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个爱孩子,但同时又对孩子极其严厉,甚至常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3. “我不行,你行” 仍是“‘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喜欢孩子温顺而听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我行,你不行”与“我不行,你行”的差别是:前者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对方;后者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父母”投射给对方。
5. “我不行,你也不行” 即“‘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也不行”。如果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又经常折磨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具备第四种内在关系模式的人,最容易制造凶杀案件,譬如连环杀手和偏执狂。爱人离开他们,是对他们最大的否定,令他们感到“我不行”。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于是将爱人杀死,隐含的意思是“我夺了你的性命,你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