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看到广西爱心衣橱志愿者的朋友圈频频刷屏,他们分成几十组,带着中华救助基金爱心衣橱的深情牵挂和暖暖冬衣,奔赴广西各个山区,为山里的学生送去冬天的暖服。我便天天记挂着,该去看看那些天真烂漫纯真的笑脸了。所以11月26日趁着有两天空闲,即报名参加腊月组广西三江第20组爱心衣橱温暖广西行活动。
我们这组原计划是6部车30人(最大的70岁,最小的三岁),但周四晚到达三江的却是10部车,40多人。
虽然超出了预算的人数,但爱心不受限,没有人对这些临时起意的人有任何异意。组长只要求大家照顾好自己,并安排好自己的吃住就好。
11月27号早上七点吃完早餐,在酒店门口进行简单的出行仪式,十部车浩浩荡荡有秩序的向山里挺进(没有训练过,更没有彩排,大家自觉的列队出发)。
公益真是个神圣的组织,只要加入这个集体,就不由自主的遵守很多东西,就不会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张扬的个性和刺耳的抱怨,更不会有忌妒和是非八卦;有的就是助人的心,完成任务的担当和使命;因为做为志愿者,谁都想以自我为榜样去影响更多的人去帮到更多的人。在公益群里,见过很多骨灰级的公益人士,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风里雨里奔走在公益的路上,默默地付出与坚守,不计得失,更不谈回报。这样的圈子,谁还可以说三道四的?
早上送衣服到两个小学,下午送三个小学。刚开始一看到学生的面貌时,他们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都穿着校服或是少数民族的盛装。稍一瞧,和城里的小孩也没多大的区别。但当我们为他们换上中华公益基金爱心衣橱为大家准备的冲锋衣时,我眼泪忍不住就往下掉了。他们的校服里面都是脏兮兮的毛衣和小卫衣,有些衣袖也许是鼻涕也许是眼泪都结成了硬块,他们的手背大部分都是开裂的;鞋子也是又脏又臭的多。和他们交流后得知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谋生,他们都是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带大,老人都要边干农活,边照顾他们。有时照顾不过来,只能听之任之。他们认为能养活就行了,谈什么关爱和精神交流,更不要谈什么才艺和爱好。天赋好点的会自律学习,也会把自己生活卫生搞好,不让家人操心,而大部分的小孩都是没有太多的企求和渴望,他们认为清苦是他们正常的人生。
面对这群庞大的留守群体,如果他们只需裹腹,那在政府和各方热心人士的努力关怀下(全民扶贫),很快就可以让他们没有了生存危机。但我希望每个人都像一道光照进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向往和渴求;更希望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均衡教育的机会,让他们的潜能让更多领域的专业人员发现,让他们走出唯一的那条山路(那条通向繁华的路有多难走,我很清楚,因为我也是从那唯一的泥泞路走岀来的孩子,那是需要拼尽全力才能走出来的),找到更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甚至是人生的制高点,从而能改变他的人生甚至他整个家族的人生。
所以志愿者的使命不单纯是捐捐款,出点力,献点爱心;而是像星星之火,带给孩子们温暖的同时,让他们心生向上的能量和火种,也许是你的一个微笑或是你的一句鼓励就可以成全一个小孩的一生!
我是志愿者,每次出行,我尽我所能去影响一个或两个静止的灵魂,让他们有活力和动力去和外面的孩子抗衡,而不是如此接受上天安排的人生!
只有精神完全脱贫,将来他们才可以撑起中华民族的整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