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来成都,最想见的是谁?
当然是那个毛绒绒的小团子啦。
两个中年儿童,在手机的指引下,意气风发向熊猫基地行进。
忽略掉那些啼笑皆非的小插曲,不得不说,成都地铁还是很给力,3号线,熊猫大道下车,然后坐2元景区直通车能到达熊猫基地。
坐上公交就会发现,地铁出行虽然便利,却没有公交车游览更能清晰欣赏城市风貌。
每到一个地方,建筑和街头植被是给人的最初印象。
成都的建筑没太多特别,一线城市该有的繁华璀璨她有,大都市该有的拥挤吵闹她也有。
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当地的绿植应有很大差别,我私以为成都满是竹子,大片大片,最好上面还挂着可可爱爱的小熊猫,开个玩笑。
这里还是和河南有很大区别。
一路上,树木葱茏繁盛,舒展润泽,全然不似我们那草木被深秋包裹时呈现的苍茫萧瑟之感。
街头的花儿娇艳明媚,深红浅红看不够。也有明黄和紫色的花瓣,点缀其间分外耀眼。
我猜有市花芙蓉,她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朵,能从早上开放到晚上,花色一直改变,刚开始是粉红色,之后变成深红色。千朵万朵,挂满枝头,娇丽大方,竞相争艳。引得不少行人驻足,或叹其美,或赏其姿,或羡其芳,或品其性。
娇艳却不媚俗,个中自有一股清丽之质的芙蓉花,寓意代表纤细之美、高尚纯洁、吉祥富贵,和我们天府之国众多美女时尚自信的风采暗暗契合。
透过车窗,一直在寻寻觅觅,竟被我看到了甘蔗一样的植物,哇,这是不是熊猫的零食呀,吃腻了竹子就来一根甘蔗。
十几分钟车子很快到了熊猫基地,面前的人潮没有吓退我们,即来之则安之,排队等候40分钟终于进了大门。
02
欢迎踏入大熊猫的世界。
虽然离市区很近,但这里却是一个植被茂密的小山一样的所在。周边随处可见高大的竹子,还有艳丽的花朵。大熊猫吃完饭也会出来遛弯吗?看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一定特别开心吧!
来这里参观的多半是一家人,大人带着孩子,伴着老人。有的孩子精力旺盛,跌跌撞撞往山上跑,家长在后面喊着慢慢慢慢慢点,慢慢慢慢慢点,很有川普特色。
有的小小孩坐在童车里,老爸在后面弓着身子推车,老妈背着水壶背包在前面开路。
我们两个中年儿童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管他呢,谁还不是个宝宝。干脆买了两个熊猫形状的冰淇淋,大口嗦着向山顶走去。
登上山顶,从大熊猫1号别墅开始看。
在来之前就有朋友告诫,如果10点前去熊猫还在玩耍,10点之后熊猫就睡觉了。现在都已经12点了,熊猫宝宝们可能早就进入梦乡。
做好了入宝山空手回的准备,可能这一路也不会与熊猫相逢。就在1号别墅,意外的看到了一个在睡觉的宝宝,原来熊猫不是在屋子里睡呀,太好了,远远的看一眼也很满足。
熊猫们在石头上趴着,在木架上躺着,在树杈上挂着。虽然观众们觉得有些遗憾,但也都自觉地没有大声喧哗,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小声冲酣睡的熊猫喊:“宝宝,起来嗨!”大家听了善意的哄笑了起来。
03
从1号别墅转到2号别墅,嗯?有情况,前面怎么聚集了那么多人?
赶紧挤过去看看,哇,秋千上有一个没睡午觉的孩子,不,没睡午觉的熊猫。
就像幼儿园老师发在家长群的视频中那样,当大部分孩子午睡时,总有一两个在那玩枕头翻被子。
哎呀,太棒了,终于看到活动的熊猫了。
这小家伙坐在一个秋千上,轻轻晃着,慵懒恣意。一只手拿着竹子,用牙齿摘掉竹子上的竹包皮,然后咔哧咔哧,像小孩子吃江米棍那样吃了起来。
很多摄像机都对准了他,每次他的一个转身或轻微的动作都能引来人群一次欢呼声。小孩子坐在父母的脖子上,人类的幼崽和小熊猫隔栏相望。工作人员在旁边提醒:严禁碰触熊猫。
这个毛孩子可欢实了,在秋千上辗转腾挪,用一根竹子吃出了满汉全席的感觉。看着眼前这个大自然的宠儿娇憨可爱的样子,大家心底不禁柔软了下来,男女老少脸上的表情都是放松的,快乐的。
看完了大熊猫,顺着人流向山下走去,中途还遇到了一对特别友爱的熊猫,连睡觉都是抱在一起的。
大门口的商店里,有很多关于熊猫的小物件,买了一个发夹,洋洋得意地戴在头上,好像我与熊猫的关系又亲近了几分。
今天,真正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