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学反思2

        我在每个学生的桌面上都摆放着100小棒:其中一名同学的桌子上放的是10捆小棒,多数同学是9捆和10根,2、3个同学是8捆和20根,对书中呈现的情境有所改动。这样设计,经历在数的过程中有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进一步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化,体会到十个十个数的优越性;增加10捆,是为学生理解10个十是一百做了个梯子;8捆和20根是让练习有伏笔。

        这个活动我的导入语言是:在每个人的桌面上,老师放着个数同样多的小棒。 数一数,有多少根?看看谁数得快、数得准。汇报时先让(9捆10根)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汇报。这时追问:以前认识20以内的数时,我们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知道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

        有比他数得快的方法吗?2个数、5个数只汇报数法,不展示。展示凑十数。(9捆1根)把10个捆成一捆,再凑成一个十,“凑十”。

        再让数的最快的学生汇报(也就是分到是10捆的那个学生),让他说说为什么数的这么快?知道了一共是10捆, 10个十是一百。

        最后让分到的小棒是8捆20根的,根据刚才学到的(手指板书:10个十是一百),快速地数出小棒的个数。展台展出,学生说方法教师分堆捆。

        整个数小棒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数小棒,帮助学生体会数数目较大的物品时,可以按10个分堆数比较简便,通过操作体会10个十就是1个百,知道“百”是怎么产生的,进而抽象出新的计数单位“百”,感受到百、十、个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微习惯,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简单到不用费力就可以完成,坚持下去。 当然这件事要有意义,而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事情。...
    顾的未来阅读 1,482评论 0 0
  • 约好要一起出去玩的。 等待的日子里我准备着见面的心情,我期盼着也向往着,我是想念你的,也是想见你的。可是终于到...
    山寺棉花阅读 936评论 0 0
  • 微信小程序的存储空间允许上限为10M,一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载文件或图片过多就会存储失败。对此,楼主尝试之后采用的...
    一页清风阅读 12,702评论 0 1
  • 如今工作一年多了,有时候还是会生出这么一种感觉:我们都是小孩子。 按理说,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人的了,应该是成年人,...
    芸糖阅读 4,1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