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没有动力的时候要怎么办?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波动,去接纳他,去安抚他。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但是,这往往也是和自己做抗衡的时候。不可能说我们可以热情满满的一直做一件事情。
在经济学中阿尔弗·马歇尔有一个观点是:需求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之上。“随着一个人已经拥有的某种事物数量的每一次增加,这种事物的边际效用对这个人来说是递减的。”
这里,其实就能解释“三分钟热度”了,对于很多事情,我们很有新鲜感但是做一段时间之后,就没什么兴趣了。但是,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是会带给我们快乐的。
边际效用递减适用任何领域,好吃的吃再多,也会有腻的时候;短视频看再多,也会有无趣的时候。
也许学习和读书,刚刚开始你兴致勃勃,但是当自己的鸡血用完之后,也会产生畏难心理,就不想做了,但是!就是这种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个东西,一个叫做信念的东西。
当自己没有动力继续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内分析原因,向外寻找动力,通过这两种方式,帮助我们提高做事的效用。
那么如何向内分析呢?
我认为有这样的办法: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灵魂拷问
很多时候,我们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思考一下,通过灵魂拷问帮助我们找回做事儿的初心。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理由帮助你走下去,无论走在哪里都不应该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出发,要去往哪里。灵魂拷问就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走的更远的一种最好方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后半句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所以,多问问在自己为什么,多复盘,多总结。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不要太强迫自己
有些时候,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是特别特别难受。那么这个时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找一件做重要的事情去做,做完之后,稍微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开工。有时候,有情绪是正常的,不要太逼迫自己,任何事情都应该是可持续性的,而不应该是短暂的。
要努力调整自己的需求曲线,增加自己的效用。
向外寻找动力。
这一点,我来说说我自己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刷朋友圈
我感觉我的朋友圈充满了正能量,很多时候我没有动力的时候,我就看朋友圈,看大家都说什么,很多时候的力量来源于朋友圈,我有个同学在北大,她之前总爱发北大的图片,以及吐槽自己写不出来论文,记不住量子公式,因为是同龄人,我就喜欢从她身上找同辈压力,谁也没有比谁更容易,人家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在我看来很烦很累的时候,我这点破事,也许在他们看来就是无病呻吟,给自己的偷懒找借口。所以,还是要继续完成自己的事情。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多想想以后的美好生活
未来,在当下,这一刻偷懒,下一刻就要还回来。有句话是说:“每个想要努力的瞬间,也许都是未来的你在求救。”所以,憧憬一下自己未来的生活,以及做一个快乐的老太太,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也许边际效用会用完我们的热情,但是热情退却之后,唯有信念是支撑我们下去的动力,在坚持一下下,在努力一下下!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