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也是认知色彩,设计原理的必要环节。
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被称为,三大构成。
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这三大构成起源于1919年4月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最初,开创这门课程,并担任其主要教学课程,工作的是一位来自瑞士的约翰内斯,伊顿教授。
色彩构成这一个概念的是伊顿教授的初步课程以及伴随后面的发展体系,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构成学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是艺术与设计视觉造型的基础。
说到这里了,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如果不是从事时尚行业或是设计领域的一些,工作,还是没有必要去学习色彩构成这样一个概念,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色彩这一方面的知识。
例如一些设计广告的,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搭配上的衣服配色。
首先说下色彩的形成。
色彩的形成色彩是由光刺激到眼睛,然后再传送到大脑视觉神经和中区然后产生的。
色彩形成有3个原理。首先第一个是光,第二个是物体,第三个是眼睛,这3个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光是形成色彩的第一个要素,也是色彩产生的最根本的一个条件,光色并存,有观察有色色彩是离不开关键的。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在1660年,牛顿通过三菱镜等分光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
日光就是平时我们见到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波长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在这里,我发现一个规律,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个名字的排序,其实还和它们的波长长短是有关系的。
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个是我们人类眼睛可视范围内看得到的颜色,大概就是400纳米到700纳米左右。
从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个名字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到,放在第一个位置的是红色,放最后的是紫色,所以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也就是700纳米,而紫色是最后一个,是400纳米左右。
而我们人类眼睛能看到颜色的范围称之为可视光,这个范围就是400纳米到700纳米左右,在我们看不到地方的都称为不可视,光有短波和长波,比紫色400纳米还要短的话就叫做短波,比红色光700纳米还要长的,就叫长波。
比紫色还要短的,有紫外线,x射线,y射线,宇宙射线,这些短波比紫色还短,在不可视光的范围内。
而比红色波长还要长的,就还有红外线,微波,雷达波,电视波,无线电和交流电。
通过上面的可视光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光的色相和波长长度有关。
波长单一的光,色相单纯,色相感会更清晰,波长不单一的光,色相复杂,色相感杂弱。
不同波长显示不同色相。
第二个构成关基本要素是物体。
物体色本身不发光。色彩的形成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人类视线中的一个光色的感觉。
因为。物体本表面的分子构成不同,吸收反射会有差别,因此呈现的色彩不同,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对于入射的光都会有相固定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叶子,不管是什么种类的叶子,它都是绿色的。
所以这个绿色就是叶子的固有色,叶子的颜色不会随的风向的变动,日光的强烈程度而发生变化。相对稳定的色彩,就是固有色。
平时我们看到物体呈现是白色的话,这个物体是反射了全部光线。这个平时我们口头上称之为白色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白色,在物理学上白色是属于镜子那种,因为镜子是反射所有的光线。而我们平时看到的白色,并不是真正的白色。
而黑色是吸收了全部光线。
第三个构成要素是眼睛。
眼睛主要是依赖于视网膜。视网膜上面分布大量结构复杂的视觉神经体。
而能让我们看到颜色的神经体是锥体细胞和柱体细胞。也有人称为视锥细胞和视柱细胞。
视柱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边缘,只能区别明暗变化,对弱光线极为敏感,能分辨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状态,但分辨不出物体的颜色。
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中央地带的黄斑部位,在强光下感应灵敏,擅长分辨色彩变化及物体细节。
视锥细胞又分为红色视锥细胞,绿色视锥细胞和蓝紫视锥细胞。
也有人将这3种分为感光蛋白元。
而我们平时所看到颜色,就是由这3种原色红绿蓝感光蛋白元,通过它们合成并复合,混合等形成全部的可视有彩色。即我们前面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总结:光的形成需要有光的辅助,投射到物体上,由物体表面不同分子结构,反射率,吸收或者反射折射物体呈现出的色彩到我们的视网膜,由视柱细胞和视锥细胞里的三原色感光蛋白元复合,混合组成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