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一月有余,我的体会是“乌飞兔走、感慨万端”。
第一点便是时间流逝之快,俯仰之间军训就结束了,一转眼我们已经上了十个周的课了。昨天,我们坐在高中的教室里;今天,我们骑着电动车在大学校园里穿梭。站在2020年的尾巴上,我很惊讶,“今年就将这样过完了”。上大学这一件事所带来的期待、喜悦、困惑等种种情绪,将其它所有的事件都被淡化模糊了。在不熟悉的地方,我们生活在一个个液球里,被各自的小宇宙包裹着。但是人与人之间总有磁力,只在不自觉之中,我们已经开始认同、开始亲密、开始一段一段的新关系,甚至会回头看看前面相识的日子,生发关于缘分、宿命之类的感慨。愉快的相处是时间飞逝的重要途径,当我们彼此之间互通悲欢,故事早已演出了好几幕了。好在,我们不必慢慢地走,我们笑闹着向前冲,因为我们是年轻的灵魂,无需等待。
第二点是应做事务之多。我们曾经或多或少幻想过大学生的生活,甚至某一程度上几乎把大学当作了最终的目的地。往日的天真热切并未使我们警醒:上了大学就要学着负重要的责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社会。从前我们负责任,负的大体上是次要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然而现在,我们绝大部分手上都有一笔可支配的收入。对于刚刚得到财富的小富翁来说,由俭入奢也难,要不要花与怎么花永远困扰着我。零食水果、一日三餐、租车洗衣、出游购书,样样要规划,最后发现买饭和买零食之间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除此之外,学习也是一件大事,我们既要看书,又要积极配合组织活动。在哪里看?什么时候看?活动与学习的平衡点在哪里?老师说:学习最重要。我认为是真理,然而当大多数人意识到活动上的事火烧眉毛之时,比如“今中午开会”,学习也得靠边站。因此我们需要更有目的和效率的学习,要对自己、他人的时间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想成为更好的人,并且朝各自的方向设计各自的生活。大学生活是成人生活的草稿,未来回看时再怎么觉得潦草,当时的心情都是饱含着希望与喜悦的。新生们开始试图理解自己的职责并且承担,或快或慢地进入人生的另一阶段。我在之中觉得这个过程十分新奇有趣,眼看着男生接近心仪对象,或是发现女生化了眼妆,所有的第一次的变化都是静止所渴慕的。新的生活,新的开始,我们享有更多的未知的欢喜。
“千禧年”的一代已经20岁了,零零后也将陆续迈入成人的行列。我们作为给后来人趟开大道的“急先锋”,可以开始进行有益的沉思了。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世纪为一个周期,十年一代,百年十代,我们在这十代人中是第一代。简而言之,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代人,我们所做的决定,冥冥之中影响着整个时代的走向。就算选择不声不响地生活,时代的浪潮依然与我们相伴随——就像我们免不了要从现金支付转向电子支付一样,变数始终存在,就连我们本身都是变数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如何去做?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我们将举着问号迎接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