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会
周六下午,当我推开编辑部虚掩的门时,我已经迟到太久了。大家正讨论地热烈,忽然打扰了大家的热情,感到很是不安。秋姐互相给简单介绍着,慌乱地打着招呼,赶紧灰溜溜坐好,迟到还有理吗?仔细拿出笔记,认真听讲吧。
这是“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的第二次沙龙,阳光社长正在跟大家传授着技艺,讲着关于“近讲”、“喷麦”的情况处理,孤陋的,这些专业术语,只能按我的理解了,也不敢确定我是否写对了。
接着,老师们继续诵读清溪诗社薛光迅社长的诗《大悲峰》,每个人按着自己的理解演绎,各有各的特色。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然后大家互相给意见,互相点评,或许正是这种人人参与的形式让大家更加自在,和谐,动不动抖个包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而作者也参与其中,说说作品的创作背景,当时的心情,或者想表达的意思,让每个人都对作品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这是第一次,每人亮相过后,诗已经被演绎十几遍了,有的老师还用不同的风格来两遍,从来没有这样深读过一篇文或一首诗,正如阳光老师所说,拿到一篇文,对朗诵者来说相当于二次创作,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让作品更加丰盈。
而对作者来说,因了不同的诵读者的解读,文章又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正如薛光迅老师所说,当时写的时候可能只是灵光一闪,顺势表达出来了,也没有想那么多,倒是老师们的诠释给了它更多灵动的生命力。
我也被深深带入了,原来一首诗还可以读到这么深,这么透。如果对待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如此用心,或许进步不止一点点。
阳光老师也趁势说着小技巧,比如可以设计你的定位,声音是想出来的……听着各有特色动听的声音,真是美翻了。
第二篇诵读的是王贵明老师的《老屋》,还是一如既往地按流程走着,百般推脱后,王贵明老师也读了自己的作品,由作者读和朗读者读出来味道各不相同,在踊跃热烈的气氛感召下,我都忍不住想试试了,尽管我知道这是自暴其丑的招数,还是有勇气突破来一次,毕竟都来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连尝试一次都不敢,就说不过去了。
记得第一次参加时,我也曾赶鸭子上架试了一回,阳光老师就说我的声带曾经受过伤,专业就是不一样。我都没有意识到嗓子总是哑哑是这个原因。
所以这次还是哑着嗓子,紧张到心咚咚乱跳,脸红耳热地终于读完,大家友好地鼓着掌,就当我是来做陪衬的吧,别人都是读后挑点刺,我是读完后扒拉点差不多好的,给个安慰。我当然明白,有这个勇气也是一种进步。脸皮又厚了一层,对我绝对是件好事。
每每有人诵读时,我们都会看着稿子用心听,仔细咂摸。只有晓鹏,他是托着腮目不转睛地看,不光听声音,还要看到表情和动作,好多老师也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还总是读一次,听了老师的点评后再来一次,也踊跃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或许正是这份有心,阳光老师对他要求也格外严格,他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还记得第一次沙龙他的生涩与问题,然后,他就拿了阳光老师给他的稿子天天刻意练习。
尤其是丁红伟老师的稿子《铜钱草》,晓鹏的诵读阳光老师评价很高,可以作为他的代表作了,完全读出了那份情怀。尽管丁红伟老师稿子有着文人的家国情,可晓鹏为他赋于了毕业离别季的感伤,也一样能够诠释。
大家也纷纷两次沙龙的感受,第一次来还都是爱好者,之后开始了每天的练习,切磋,读文,交流,这次每个人俨然大咖,有了专业的水准。曾经我也可以跟着滥竽充数,如今再读,那不止差了一个银河系了,只有汗颜的份了。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假以时日,其中又会升腾起闪烁的金星。
看到了,听到了,也见识到了,更学到了,参加诵读沙龙,还敢于自我挑战,受益不止一点点。
坐着李昂社长的车,奔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交流着诗歌的魅力,诵读的力量,奔腾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那是诗的韵律和着美妙的声音穿透心灵,直抵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