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个篮球场,投篮已经烂掉,只剩下一个摆设的架子支在那里,但是吸引了许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来玩,自然也成了家长的聚集体。
吃过晚饭,带着麦子在篮球场转了两圈,碰到了同楼层的两个邻居。
一位是我们对门的那位大哥,目前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他性格非常好,热情又乐于助人,小区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自然有着很好的人脉,小区的住户大多成为了他的客户。
他有一儿一女,目前都在上小学,孩子报学习班也比较多,比如跆拳道,葫芦丝,尤克里里,书法等等,两个孩子不仅爱好广泛,成绩也很不错。
我们闲聊期间,麦子最好的朋友彤彤回来了,彤彤比麦子只大一岁,但是2岁就开始上学,现在刚读幼儿园,妈妈就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比如英语,乐高,芭蕾舞等。
幼儿园放学之后,就开始送到补习班,一个四岁的孩子,九点多才到家。
她奶奶经常找我婆婆聊天,大倒苦水,说是一个孩子很可怜,天天逼着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说多了媳妇厌烦,甚至觉得她什么都不懂。
这也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麦子从小就内敛,不太爱说话,见到生人就哭,在她2岁多的时候,我和Jiang先生一致决定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
并且帮她找了一个早教类的学习班,每周六周日去上上课,最重要的她有了一个可以娱乐的地方。现在她性格开朗很多,见到邻居还会主动打招呼。
前几天,刚交了幼儿园的学杂费,学校发了4套衣服,今年9月开学,她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那也意味着仅差一个月就四岁了。
学校的老师说,相比较其他的孩子,她年龄是偏大的,我觉得大一点也没有关系,没有该上学的年纪,只有达到独立的状态,能够照顾好自己,才适合上幼儿园。
有了孩子之后,其实大多父母是很焦虑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有天赋,比别人优秀,于是报了许多的课外班,争取能够超越班级里很多同学,超越他们的起跑线。
你可以去早教班看一看,出生三个月的孩子,就被送过来学习音乐,学习游泳。他们打着标语:人生不能错过的,一是孝顺父母,二是孩子的教育。
这样的宣传口号直戳人心。
前段时间,比较火热的一部电视剧《小舍得》,讲述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佟大为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去看一场舞台剧,一个人站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如果你不站起来,你就看不到。
就如他们对女儿夏欢欢的教育一样,原本也是佛系观念,在田雨岚的熏陶下,大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他们被同化,被改变,尤其是妈妈。
这部剧的收视率很高,相信很多家庭会感慨万千,但是对于报补习班依然会只增不减。在父母的心中,这是给孩子花钱加餐的好事,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我不知道,未来我会不会成为这样的妈妈,至少现在没有,我始终觉得孩子应该成为自己的期待,而不只是我们的期待。
对于麦子的教育,我们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也在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希望遵从生命的自然法则,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带给孩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