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余华是高中时段,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毕业后工作5/6年的十足小文青。他爱诗歌、爱文学、情怀饱满的一塌糊涂。然后,从高一带到我们高三,不好好复习功课,动不动整个文学班会,诗歌文集,还自顾自的在首页慷慨激昂的写磨剑诗集的序。再然后 那年高三。在繁重的课业下把我们宠上天,7~9点的晚自习,他会以教育和大爱之名带我们去多功能教室看电影。《集结号》《活着》《邙山》都是那时候看的,印象也极为深刻。那几年的夏天 怀念的像枯黄的纸张,在历经三五年后的社会摧残后,不知多少同学在不知名的午夜,想把那时的岁月翻上几番...........
毫无疑问,我们的老师爱文学,也爱余华,
不知人间苦涩 当时的我们只知道爱葛优 爱巩俐,爱他们的表演。
以为只是编剧和作者想象的崎岖黑洞,不知其源于生活,且磨平现实生活更多的苦涩。
再然后
时隔9年 我拿起余华的《活着》拿起他的《第七天》
怎么琢磨都是错,怎么感悟都赶不上敏感作者
13年的作品,显然没有与时代脱节,从一开始我就在想作者在讲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最后一页 、最后一句
“ 她惊讶的像我转过身来,我对他说,你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喝水也会问候你,那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 死而平等。
他问:那里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
讽刺的总结,尖锐的又烽火连三月的讥讽。
生而本身就无法平等,而在余华勾勒的笔下,人死也不得在另外的世界安宁。
死无葬身之地的并不是人,而是所谓的TMD平等。
我想我们没办法伟大,再没办法拥有在父母年代时候的无私豁达,无法为陌生的孩子牺牲自己的幸福,无法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付出所有青春,无法为自己的爱情倾其所有,无法割舍的斑斓物质诱惑.........
这个时代
仿佛是钱权搭建的关系网
让我们错觉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肢体被更多权衡利弊后的理智所保护
可悲的
无形的欲望过了度
理智并不再是我们的保护网
而是囚禁我们为白痴的囚徒
================================================================================
生而冷酷
死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