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把《昨日当我年少时》看完了。全书讲的是14位台湾知名的作家对少年时光的回忆,流连在字里行间,仿佛置身在她们那些温暖的故事之中。看他们娓娓道来的烂漫无邪的童年岁月,跟着他们的回忆,我好似也看到了台湾几代人的成长,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甚至有很多的事,自己少年时也有经历,而更多的是不曾经历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不一样的故事。
和台湾的距离那么远,看完这本书后,又觉得台湾离我们那么近。在读他们的童年故事时,我时常会想起,我的童年时光,那段还没有跑很远的旧时光。
因为有姐姐,我的学前班生活过得很愉快,倒是没有经历过罗青的挣扎和哭喊,虽然学校离家有些远,但在农村,所有的孩子都是走路回家吃午饭,如果路上贪玩了,吃完饭再去学校就势必会迟到的。那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家离学校近的同学。
其实中午回家吃饭,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困难的是每天早上起床上学,90年代的农村还没有闹钟,早上都是闻鸡起床。有时候家里公鸡不配合了,会半夜三更叫,于是我们就半夜三更起床,然后拿着蜡烛,打着手电筒,一家家去叫其他同学起床。我们村是大村,有好几百户人家,小孩的年龄都相差不大,幸运的是,我开始读书的时候,他们也都在读小学,等我读三四年级的时候,他们才升初中。
那时候我们早上出门经常是天没亮,调皮的男孩们会躲在树林里学狼叫吓人,后来我们不怕狼叫了,他们就不躲着说话,等我们靠近了,突然的出来,吓我们一大跳。
走夜路时,我们心里其实都害怕,有个风吹草动,我们都能听到,然后联想到很多很多,于是我们越怕什么,就越喜欢讲什么。那段到学校的路,时常会听到有人用很低沉的声音讲鬼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尖叫,一起疯跑,现在回想,如果世间真有鬼,恐怕那段时间也被我们吓得够惨。
后来,等我读到六年级,学校就和另一所小学合并了,所有的学生都去了另一个学校,其实那时候,学校里也没有多少学生了。90年的我们长大了,后面的小孩越来越少,再也不会经历我们那时早起上学的故事。后来,教育部发生改变,学生上学时间改变了,就更不用经历摸黑上学了。
边读着他们的故事,边回忆着自己的童年,这本不厚的书,很大就看完了。如果要说最大的感悟,我想更多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理解和包容还不够。于是不管年代如何变迁,青少年问题还是很大的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好坏去区分孩子,把更多的关心给那些优秀的孩子,而放弃一些坏孩子。然而,那些坏孩子,为什么坏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研究。
我记得之前在乐清上班时,看过一个关于孩子的漫画,里面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我不是你的孩子,你还会爱我吗?”
古人曾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同社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走到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在改革变新,唯有人类的大脑对情感的认识还是一成不变,“爱我所爱”是主观意识,也是潜在意识,我们随心而动,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爱自己想爱的,认为值得爱的。
“如果我不是你的孩子,你会爱我吗?”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我不是好孩子,你会爱我吗?你又会怎么回答?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人之初,性本恶”的文章,文章里列举了很多反面案例,看完后确实让人毛骨悚然。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后,会下意识的开始设防线,也是因为这一道道防线的设置,人与人之间开始冷漠。其实关于这种负面信息的出现,我们要探讨的不应该是“人之初,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因为事件折射出来的,是教育问题。
就像我们是无法要求,一节火车满是农民工时,让她们不要大声说话,嗑瓜子,吃泡面。这是素质问题吗?是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问题吗?这明明只是生长环境的问题。
呃,好像我联想得太远,只是看完这本书后,想到了很多事。希望所有的人,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多些循循善诱,多些包容,让她们在青少年时,看到的是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