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吃药能预防吗?
预防需要针对诱发病因
目前来说,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是很清楚,大体上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导致发病的。
通常将帕金森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针对诱发因素,及早进行防御,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在长期接触农药、长期工作压力比较大等因素影响下,都会有患病的倾向性。但是具体来说,什么样的人会患病,还是跟先天有一定关系。比如有家族史的人群,有部分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有后天环境因素等叠加,就可能会发病。原发性多由衰老、环境、毒素、遗传易感性导致。
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如散步、慢跑、打球、打太极、下棋等活动,减少疾病发生。继发性多由药物、中毒、感染、脑外伤、脑卒中等因素引起。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服用,如利血平、氟桂利嗪等药物;
2.避免服用毒品或抗精神、抗抑郁药品,如黛力新、氟哌啶醇等;
3.注意饮食,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4.避免脑外伤的发生。
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延缓加重
不管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不能够根治帕金森病,只能控制临床症状,包括延缓疾病的进展。
一般来说,临床确诊帕金森病需要早期启动药物治疗,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获益,延缓疾病的发展。帕金森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药物的服用方法都有讲究,必须由专科的医生进行规范系统的治疗,才能使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