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认真地阅读了一本书,是青年城市规划师李昊新著《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这本书讲述的是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行业从业者,作者从城市规划视角,在游历世界各地城市后,以自身所感所思表达了其对城市真挚而动人的感情,正如书名所言,这是一本笔记,书中有作者游览一座城市后的随笔、有阅读一座城市后的评论、有戏谑、也有游记。文字是朴实无华的、感情却细腻真挚,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内心深受震撼,心里在想作者到底有多热爱城市规划这门职业并且对”城市“这个我们每日生活的空间是有多大的感触与理想,折服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的同时更被作者的情怀所感动。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都在和城市打交道,上班、通勤、休闲、娱乐购物这些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这个空间上,我们每一个不以为意的举动,也许就构成了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反过来城市也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正如书中所述的朋克精神在冀中南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家文化在广佛地区的发扬光大,又如根植于我家乡的本土文化IP“喜茶”对这座城市的95后年轻一代的影响一样。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所言,“人类通过重塑城市而重塑自身”,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建造了城市,物质产品在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下批量生产,精神文化在城市土壤上生根发芽,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印迹与文化认同,而我们每一个生活其中的城市人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慢慢地对一座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好比一个在外读书的学子,当他在发现微信上有一篇介绍自己家乡城市的文章后,会毫不犹豫地转发至朋友圈,诉说着自己一直与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同在。我想这或许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作者通过这本书呈现出来的感情即是如此。另外,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能够从自己专业角度对城市中的点点滴滴做出深入浅出的感悟与思考,他用文字记录下城市中我们容易忽视的每一个动人瞬间,记录下城市里琐碎却真实的生活情节,透过城市规划观察世界,观察城市,观察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与物。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同时我相信它也能给各行各业的学习与从业者带来阅读生活的乐趣。
全书内容
全书大致分为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的评论,个人认为这是此书最有趣的一部分,作者可以从一部电影看出一部城市发展史,也可以从一支球队感受一座城市澎湃激昂的精神意志,还可以从鹿晗的粉丝效应中思索现代城市营销与管理的策略与途径。第二部分阐述了城市规划这门行业的一些职业准则,自嘲的同时也说明了城市规划行业的一些窘境。第三部分是中国城镇化历程的各个侧影。第四部分是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全书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但都无一例外地围绕“城市”这个主题,是有机联系的,同时每一个小节内容都可以单独拿出来长篇大论地讨论一番。因此,我想挑选其中一个有趣又与大家主题与大家分享。
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叙事
在作者看来,城市空间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客体,又是电影故事展开的舞台。在没有去过某个城市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部电影(当然这指的是实地拍摄的电影)认识和了解一座城市,又或是之前去过那座城市的人,可以通过电影获得对这座城市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源于电影在文化意向与感知上对城市空间的再塑造、再生产。作者如此解释:“电影以蒙太奇般的手法,艺术性地糅合了个人的视角和体验,电影中的真实与虚构往往让人难以辨认”。其中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我们有时分不清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与电影情节的虚构性,但这又给予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会被灯红酒绿的CBD高楼大厦与现代都市生活所震撼、会因在城市化浪潮中被抛弃在农村生活的留守老人与儿童而忧虑,会被潜藏在大都市中的城中村里的人间烟火气息所吸引,也会因城市中每一个主角的生平故事所感动。回想一下,这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城市的真实模样吗?城市里的街道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城市市民的生活是这样的紧张焦虑?我们平时是否也是生活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与环境下,只是一直未曾发觉?我想这是一部电影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小启发。
回忆一下那些广为流传的电影或电视剧,其中城市形象的刻画是否对我们认识一座城市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因为自小在珠三角一座三线城市长大,伴随着我成长的是广府文化与香港文化的浸润。现在回想小时候经常追剧,广东珠江卫视频道和广东南方卫视频道是家里关注频率最高的两个电视频道,其中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和《七十二家房客》两部电视剧可以说是伴随着我的成长,一晃眼过去也有十几二十年历史了,现在仍不时在电视荧屏上播出,即使小时候的观剧乐趣貌似现在被抹去了不少,但是每到周末晚上还是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两部剧讲述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广州老城西关地区,只是时间背景上的不同,前者围绕一户广州本土人家的生活展开叙事,是现代广州市民生活的缩影,后者则讲述了民国时期一家地主大院内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故事,从中可以体验到这座城市的酸甜苦辣。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两部根植于广州本土文化的电视剧,通过在特定的场合空间、讲述特定故事,将各色人物形象和广府城市文化(例如岭南建筑、街道、社区和当地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成功将广州这座古老而又具有活力的城市从近代到现代、由内至外、从宏观到微观的风貌呈现在大众面前。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段相当有趣的故事,故事背后则是城市运行的逻辑与推动力,同时也无意中充当了广州城市形象宣传的媒介。
说起香港电影,大家会想起什么?你可能会说香港电影太多了,根本没办法一一叙述。又或是想起林青霞的东方不败、王祖贤和张国荣的倩女幽魂、成龙的警察故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周润发的赌神等等。香港著名电影的确很多,一数下来可能要到天亮。除了上述之外,香港警匪片也特别有名。《无间道》《英雄本色》《寒战》《反贪风暴》《使徒行者》.....这又是一条罗列不尽的文化长河,是香港这座城市诉说不尽的文化渊源。观看香港警匪片,你或许会因其中的真人打斗场景而不由自主地紧张,会被黑白两道飙车竞技的炫酷画风所震撼,会因这座城市那特有的街道招牌文化与闪烁着的霓虹灯而驻足。又或者眼光停留在主人公背后美轮美奂的城市天际线上,虽然我知道这并不大可能。但通过一部电影了解一座城市,这会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基于一部《追龙》了解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江湖,得知离启德机场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存在着一个中英港三不管的九龙城寨,那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迹。也可以一部《重庆森林》得知重庆大厦这么一座魔幻神秘的大楼,若想了解香港全球化程度与文化多样性,这里便是一处印证。透过香港电影,你会知道城市规划领域内经常提及的TOD开发模式是指什么,新城市主义倡导的原则和理念又是如何在香港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简·雅各布斯提倡的具有活力、适宜步行、尺度适中、具备多样化功能的城市街道设计理念也可在香港体会一番。
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而从城市意象五要素(路径、节点、边界、区域、标志物)为视角出发考察电影对城市空间要素的表达。路径犹如城市街道,节点犹如城市广场。在欧美国家,街道和广场是市民进行社会交往与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时代广场),这必然对街道和广场的交通可达性与功能的多样性产生要求。香港的城市街道特点之一就是“毛细血管”发达与口袋公园,在不同的街道之间穿梭可以有多种选择,最重要的是街道两侧琳琅满目的商铺与餐饮店让你根本不想乘坐出租车,因为这可能会错过很多美食与特色街店,甚至无缘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口袋公园则镶嵌在城市里的角角落落,你可以在弥敦道上的街角公园坐上一下午,观察这座高速运转的城市下行色匆匆的市民生活,也可以在某座建筑背后的一小块公园打个小盹,丝毫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公园和街道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但在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新城新区,笔直的柏油马路、宽达60、70米以上的城市内部道路比比皆是,汽车也成为取代步行与公共交通的首选出行方式。整个城市的尺度被放大,要是想从地图上这端走向貌似不远处的另一端,实际上的距离与乏味的街道(可能还会吸上两口车行道上的汽车尾气)会人让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打出租车。我在北方一座二线城市的新区调研时就有如此体验。作者在书中也给了一点新奇有趣又令人深思的想法:空荡荡的人行道适合phubber(低头族)们走路而不会轻易碰到障碍,小跑过50-70米宽的道路似乎是一种课余的补充锻炼。我在想现在普遍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是不是需要考虑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以及它们现今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是否要考虑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市民的真实需求。是否需要考虑城市中一事一物与市民的情感联系。这并非是对中国当前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彻底性批判,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开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要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国当前所处的阶段也许是半个世纪前在美国发生的情景。但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不正是中国近四十年来得以快速发展进步的关键么。
总结一下,引用作者的话“电影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效果更多地从人的视角和人的尺度来理解世界,强调城市的社会性,这有助于城市规划从对物质环境的重视,走向对人的感受的重视,从鸟瞰模型走向人的视角”。正如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道:“我们不能将城市仅仅看成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应该将其理解为由它的市民感受的城市”。毕竟城市实质上是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一座城市的好与坏完全可以从市民的感受得知。而电影/电视剧则通过具体画面为我们展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与物质环境,人物与剧情也更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城市中的人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城市规划学者能真实看到人本身的需求,关注文化环境的营造,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回归人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