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情商(1-4+实践版)》(套装共5册)情商: 智商即命运吗?其实智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我们对人类智力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
情商为什么如此独特? 我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如何发挥你的大脑创造力? 如何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如何有效地理解他人?网络时代来临了,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社交商? 如何训练并提高你的情商?权威型领导、教练型领导、亲和型领导、民主型领导、领头型领导、高压型领导,你适合什么样的领导风格?
《情商》一书风靡世界之后,社交与情感学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情商不仅被公认为卓越领导力的基础要素,而且还是美满人生的催化剂。
这本书是“情商”之父积淀数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的升华与延伸。相信《情商》这本书能给职场中的你、家庭中的你、社会中的你提供最新的情商指导。你该如何真正提高情商?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作者简介:
丹尼尔•戈尔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最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协会终生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500万册,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他曾在《纽约时报》任职12年,负责大脑与行为科学方面的报道;他还是《今日心理学》资深编辑,文章散见全球各重要报章。其畅销著作除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之外,还有《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和《绿色情商》等。
精彩书评:
壹:
关于《情商》的一点想法
情商高与否,算是情绪控制的结果。而情绪则会与基因、成长环境和后天历练有直接关系。
左前额叶受到损伤的人,非常容易出现过度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右前额叶受到伤害会变得过于快乐,所以天生乐观或是天生抑郁真的存在,和人的内向与外向性格一样自然,但绝不是生性悲观的人说话就得不中听,只是他们更难用情绪感染到其他人,同样大大咧咧也不都招人喜欢。
想想看,其实我们都愿意和情绪平稳的人聊天,太爱笑的会闹,悲观又会冷场,所以能拿捏好自己情绪度的人真也算手艺人了。
不善于管理情绪,做事效率会低,为什么?
因为天天和自己过不去的人,会花大量时间和自己和解,从而损害专注力和清晰思考力。
和自己可以聊点开心的,也能聊点难过的,但重点是要说出来,感觉很像是跑步时候劝自己要坚持,3公里累的要死,咬牙跑到4公里身体就习惯了,5公里就开始很畅快。过程开始会消耗很多精力,但习惯一旦养成就得心应手了,情绪也肌肉一样,也有记忆能力。
如果能用语言来形容你的感觉,你就拥有了它。
运用自我意识在愤怒或者敌意想法刚刚萌芽时就把他们呢遏制住,然后写下来。
我读书时候我妈经常会给我信,说我每天不好好学习或者晚回家她会操心,但也很理解青春期的一些叛逆,每次都有一句:看完就撕掉。现在想想她应该在写出来那一刻就完全释放了,给我看也是一种很平等的交流,只是想法的交换,没有强加我什么条件。
我爸会更有意思,他特别爱和我喝酒,每次喝多以后都会说“我就是喝点酒才跟你说”,很可爱。这绝对不是什么酒后吐真言,我觉得也是在表达他的情绪和看法,只是和我妈的形式不太一样,是说给我听也是说给他自己的。
成长环境对孩子情绪影响非常大,最简单的就是同理心表现。
如果小孩子从小就有施暴倾向,那多半就是在家挨打了,所以如果他看到其他小孩子在哭闹很容易酒上手了,因为他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我从小很少会和家里吵架,吵架也是非常和平的,不会不讲理,或者在知道自己犯错以后会主动认错,因为知道他们不会骂我。我现在把这些叫做【坦诚相待】,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因为我自己这样,我总希望大家可以有什么说什么。在忠于自己与社交技能之间得到平衡,诚实正直的行事,几点注意:
1.直觉。我觉得这件事不太行/我觉得你这样不好看/我觉得你这事成不了,没什么,就是感觉。
这种可以被拉入直男癌名单的话,其实没问题,只是少了半句话,只看到了问题但没有说解决办法,这样就是偷懒的做法,没有过脑子的批评就是情绪发泄,毫无力量和参考价值。
2.同理心。同理心是治愈愤怒的良药,不论是出轨、顶撞或者打小报告,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并且通常是个非常合理的缘由,只是我们自己不太想承认。研究表明,充满敌意的人生会减短寿命,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想,都得客观点,公正点。
3.发泄。酒精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只会让情绪更加加重,清醒以后头还会疼,痛苦加倍。研究说,开车可以让人停止愤怒,我理解这个为情绪转移,专注到另一件事上,我觉得比开车更有效的会是做爱,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一夜情和渣男了,可能就是情绪发泄而已。另外还有一个方法我觉得很好玩,做白日梦,比冥想有趣,可以试试。
贰:
近年来,“情商”一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功学经常会宣传“人的成功有20%是由智商决定的,还有80%是由情商决定的”,所以成功心理学的情商类书籍也是经久不衰。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侧重描绘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必备的情商,但其中所提到的修炼情商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普通人,同样适用于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夫妻关系等。
一、 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无论是从日常生活中还是科学理论都表明,人的许多决策和行为都是由情绪决定的。在各类面试中会有一个经典问题“做人还是做事重要?”,试想在员工和上司的关系中,员工兢兢业业地为上司做着各种贴心的服务,归根结底是要令上司满意,这里的满意也就是照顾上司的情绪。一旦在某个瞬间由于员工不当的言行刺激了上司的负面情绪,很有可能上司对你这个人就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回忆通常分为两种,内容回忆和情绪回忆,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则往往是情绪回忆。所以上司在评价员工时,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便成了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总而言之,情商是重要的。成功没有定法,且不论智商和情商是否二元对立,至少一个成功的人,情商不会差太多。
二、 情商的组成。
按照戈尔曼情商竞争力的框架中所进行的划分,可将情商分为四个部分:自我意识、自社会意识、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其中“自我意识”主要指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即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情绪产生的原因、对情绪进行识别。如在生气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是在生气,并且能找到生气的原因。“社会意识”主要是指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并能对他人产生同理心。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将自己与他人割裂,同理心是让自己与他人站在同一战线。一个故事:一只小松鼠被困在了井里,饿了好几天苦不堪言,同情心是路过一只长劲鹿在井口对着松鼠说:“嘿,家伙,我知道你被困在里面很痛苦啦。”,同理心则是这是长劲鹿找来了一把梯子,爬到了井里,抱着小松鼠说:“没关系,有我陪着你呢。”;“自我管理”中则涉及到很多调节控制情绪和提高情商的方法,将在后文中详细论论述。
三、 情绪与大脑
按照戈尔曼的理论,和“智商脑”一样,人脑中有独立的一块区域统筹规划着“情绪”。在大脑中不同区域激发着不同的情绪。如大脑中的岛叶是感知全身状况并传递感受的神经回路,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钱扣带常用语处理自身情绪,尤其是困扰情绪和强烈感受;杏仁核是苦恼、愤怒、冲动和恐惧等情绪的触发器。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右杏仁核的活动是尤其活跃的。通过神经成像表明,乐观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左前额区活跃的人更 有可能产生积极情绪,而右前额区较活跃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认知,即是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则大脑中负责消极情绪一块的脑区则更容易被激活。情绪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反复练习建立了情绪的神经回路。因此,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情绪与大脑的理论,为改变负面情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 如何提高情商?
(一) 正念、冥想、专注
正念、冥想和专注”都是佛家修行的方法,近年来在瑜伽练习中也有所体现。现代人的生活被纷繁复杂的信息夺取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专注则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谓“活在当下”也是如此,倡导将身体和心灵专注于正在做的某件事情上。如走路的时候专注于自己的步伐和呼吸,而不是走路的时候想着工作,吃饭的时候也想着工作。“正念”也是如此,关注在情绪发生当下身体中血液的涌动状况,而不去对情绪做任何评价和解读。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有情绪的涌动,情绪几乎是如影随形无可避免的。在感觉到情绪涌动的那一刹那,专注于身体的变化,而不去给情绪命名(即使是负面情绪),更不去过多地追寻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或者是对抗负面情绪。太多情绪问题的产生并非由于情绪问题本身,而是在与情绪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
(二)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有两种:第一种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投射在他人身上(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同理心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个弊端,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强烈、情绪的处理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慰自己”。如一个女生失恋了,另一个女生开始安慰:“我以前也是这样的,我和我的男朋友……”;第二种则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感染,采用一些技巧或方法进行处理。如好朋友失恋后,闺蜜安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抱着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可以了。
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本来应该用故事或案例(符合人的认知特点和情绪需求)的方式写出来,但由于是书面语言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或推导过程,即使内容是正确的,但在情绪上也容易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是平时讲课,会呈现更多的故事案例、图片和视频,给学生情绪以刺激,让学生感到愉悦,才能让他们专注于知识的学习)。不过,“知易行难”也就在此,很多事情会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三) 不断强化联系、改变负面情绪
改变通常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情绪的改变难度更大,是要改变脑区中的神经回路,即用新的刺激不断练习从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代替旧的神经回路。如一幢房子,只有当新的物品进来以后,旧的物品才会被清理掉。如心直口快的人,在对话时许多语言会脱口而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强化练习就是每次在脱口而出的时候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换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需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打持久战。
叁:
总得来说,我们要认识到情绪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后果。我们有两种心理,一种思考一种感觉,而感觉更让人相信,认为某事是对的。
带来的后果则是情绪压倒理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外界和人为干预来调控。
1.从生理结构来说,新皮层代表思考,杏仁核代表情绪。且杏仁核做出反应快于新皮层。就像皮层加工耗时一样。
杏仁核只是把当前情景与过去进行比较,产生匹配,故而草率粗糙。也就是偶发因素激起回忆。--这些是过去的过时记忆引发过时反应
所以,人容易先冲动后修正。
(这其实类似一种生物进化论,历史观点,与《第二性》有异曲同工)(并提示大家,要积极调动新皮层来控制平衡,对情绪调节修正,指导人生重大决策)
2.不仅如此,前额叶还有一个作用:负责工作记忆,故焦虑等强烈情绪信号会破坏前额叶保持工作记忆能力。
3.感受对于理性决策不可或缺,决策能力=情绪智力(情绪回路受童年影响)+理性智力(也就是一般通俗意义上的智力)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同号: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