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回首间,觉得二十年时光从我的手里流过,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里,我看见自己,褪去初踏上讲台时的青涩,一天天的老练成熟起来,成为现在最好的自己。岁月在我的额头上留下了痕迹,我也在我的学生心里留下了痕迹,如此说来,一切都是公平的。
做老师有二十年了,那么做班主任呢,究竟有多久?掐指细算,除去2002年初修过半年产假和2008年修过三个月病假,其余时间,一直都在做班主任工作。换句话说,坚守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至少也有十七八年之久了。
有人曾经问我,作为教师,你感觉自己幸福吗?我想了想,回答说,当我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和难以教诲的学生时,那一刻,我不幸福,甚至觉得自己倒霉;可是在这长长的二十年里,接触到的大量的学生和家长,都让我体会到了自己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感受到我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我感觉我是幸福的。我的幸福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前几天,上完课,我在休息室批改作业,偶然一抬头,发现门背后站着一个学生,男孩,瘦瘦高高的。我随意问了一句:“你怎么站在这儿,犯什么错误了?”
男孩低着头,脚在地板上来回搓着,不好意思地说:“我抽烟了,班主任让我站这儿。”
我手上翻着作业本,抽空又看了他一眼,头发理的整整齐齐,合乎要求,穿着校服,也挺干净的。他给我的印象蛮好的,不像平常那些爱出问题的学生,穿着打扮吊儿郎当。
我来了兴趣,正好上课时间,休息室也没人。示意他站到我跟前,一边改作业,一边和他聊了起来。
这一聊,我大致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
在他一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放在了家里,双方南下去广东打工了,从此他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年过年,父母会准时回家,在家里待够七天,因为那边工厂开工,年后又准时离家。他今年十七岁,也就是说,十六年来,他和父母每年相处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平时家里就是他和爷爷奶奶三口人。过去和父母之间的联系靠写信,现在主要靠手机,打电话或者视频。
问他想爸爸妈妈吗?他低下头,不吭声了。
我又问他:“你觉得自己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周末回到家,和父母在一块相处,一家人坐到一起吃顿饭吗?”他说:“需要,但是十几年了,我都习惯了……”话没说完,就哽咽了,这个看起来高大的小伙子,在我一句问话之下,竟然哭了。
我默然了,递给他一张纸。
我又问他:“既然你也想父母,为什么不在电话里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回来?”
他红着眼睛说:“我妈在现在这个厂已经工作十三年了,干够十五年,退休的时候会拿到一笔退休金。”
我在心里一算,等到他母亲拿到退休金回来,是两年后的事,那时,他已经高中毕业了。
突然之间,作为老师,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这个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孩子。
可是作为母亲,我能够理解,当一个年轻母亲丢下年幼的孩子背井离乡常年在外打工,她的心里,其实也是想孩子的。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没有办法罢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看他的情绪稳定了,我停下手中的工作,端了把凳子,让他坐在我旁边。
我问他:“那你在心里,有没有恨过他们?”
他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是矛盾的。
我看着他说:“你恨他们不管你,把你丢给爷爷奶奶,是不是?”他点头。
“那你的生活费哪来的?”我问他。
“我爸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1500块钱,给我当生活费。”
“所以你又不恨他们。”他点头。
“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为了生活,他们一开始就选择了外出打工,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之所以一直不回来,还是为了拿到那笔钱,还是为了你们家啊!”他又点头了。
“你想一想,小时候你需要父母,想父母,他们肯定也想你啊,从这一点来说,你们双方是公平的。他们把你放在家里,内心也是忍受了许多对你的想念的。”
“所以不要怨恨父母,但凡生活能够过得去,他们一定会把你带在身边的。”我无法指责他的父母,逃避了养孩子的责任,而一味把责任转交给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