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麦这样2岁大的孩子,每天都在“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地玩,而且凡事都要自己来。
洗手要自己开关水笼头,睡觉要自己关灯,喝水要自己倒水,上完厕所要自己冲马桶,如果你顺手帮她冲了,她自己还要再冲一次。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实孩子随时都在探索,他们认知世界的一颗心,演化成最直接的诉求:我自己来。
而孩子的我自己来,其实是手的敏感期到了。
小麦碰到喜欢吃的菜,高兴得直接用手抓着吃,我没有制止。当下,孩子的手上沾满了汤汁,吃着吃着,她放慢了速度,开始反复揉捏炒熟的黄瓜片,软软的,薄薄的,滑滑的。
从几片到一大把,体验着不同的手感。此时,小麦已经满手是油,她把两只油手搓来搓去,再把菜从盘子运到小碗里,就这么来回的运输着。这下,连空间感都体验到了。
《大卫不可以》里有句名言:不可以玩食物。我想,可以推迟到孩子手的体验完全满足了之后吧。孩子对于食物的探索,不仅仅是在嘴里,妈妈要创造充分的条件。
再比如喝水,喝着喝着就变成了玩水,吐水。衣服、地板全是湿的。我让自己无视,离开现场。如果一直盯着孩子,会忍不住去制止,不准玩水,不准吐在地上……
所以,无视是最好的选择。妈妈要做的,就是等孩子玩够了,收拾残局。
你可能会问,不是应该给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吗?
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必会经过的“手的体验”阶段,这与孩子建立“好习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习惯”要求的是保持干净、整洁。
而孩子在度过手的敏感期时,却需要用手去深度体验各种事物,他们会把香蕉捏成泥拍来拍去,把面条抓碎扔得四处都是,用各种迅速把周围弄脏的方式玩水,反复扔东西,反复开关各种门……他们的体验方式经常让成年人抓狂。
关于手的敏感期,有这样的论述:“手对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同感觉的物体具有非常灵敏的感知能力,孩子就是通过手对外界不同的物体进行区别、分类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反映在思维中的主动的联结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
如果孩子被成人限制过多,手的敏感期没能顺利度过(注:手的敏感期并不特指孩子用手抓饭这一个行为),孩子成长的程序等于有了空缺,这种空缺给以后的发展也会带来不足。
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小动作特别多、沉迷于玩自己的双手等等。而且,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会不用自主地像婴儿一样喜欢用手探触。
抓狂的大人们,总是忍不住进入孩子的世界扫荡一番,告诉他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如果老不让他听到精神胚胎的声音,慢慢的他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那不是玩,是探索,是工作。不被打扰地专注于工作,是非常尽兴的。
我不能确定小麦到底体会到了什么,但看到她这么投入,本身就是件很享受的事儿。
如果家长不懂,孩子就可能会错过成长的一个角落。当你再次听到“我自己来”时,就请放手,让孩子真正的自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