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气象台发布消息称,2017年1月5日16时10分对1月4日10时30分更新的1号霾橙色预警信号更新为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成都市郫县、温江、新都、青白江、大邑、邛崃、金堂、崇州、蒲江、双流、龙泉驿、天府新区、新津、彭州和市区将出现严重霾。
朋友圈一片叹息,海外口罩代购,安装新风系统,安装空气净化器等等,能够惜命的大家都在做。
公司对面新建了个写字楼,施工工人一点保护措施也没有,他们的生命,谁来珍惜。
同事的宝宝,因为雾霾太重,无法下楼坐滑滑梯。蹲守在20楼的屋脚下,遥望着消失在雾霾里的那片游乐场。
朋友,近30岁,本来预计今明两年要宝宝,看着每天雾蒙蒙的天气,也渐渐打消了念头。
还有朋友的宝宝,早上醒来对着妈妈说:“嗓子疼。”
……
1952年12月5日,本该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却给伦敦蒙上了最沉重的面纱:马路上的可见度为零,道路被迫封闭,车辆无法行驶;短短5天里,伦敦因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多达五千余人,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死亡人数增至一万三千人。墓地一反常态变得拥挤,寂静述说着人们对死亡的极大恐惧和对雾霾的深恶痛绝。
伦敦治理雾霾有了60年,而今偌大的中国,还在寻求GDP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多久呢?
按照60年计算,我们到时候已经快90岁了吧,
而我们的孩子,也都60岁了,
和雾霾共生的下一代。
真的不知道该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做点什么呢?
不开车,不做饭,普通的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吧,
工厂呢,停工吗?
这样的盛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在哪里呢?
过了冬天,当出现晴朗,人们是不是会忘记这样的不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