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深,四季如春的长安依然绿植葱笼,唯有那如丹的枫叶渲染着这个城市的季节。
吴婉珍拖曳着一地的阳光,打开店门的那一刻,何霞就从浅睡中惊醒。
阿珍姐昨晚告诉她的消息,让她整晚的处于亢奋之中,期待着阿珍姐的回来,何霞哪能沉睡,是以店里一有动静,何霞便醒了过来。
披衣起床后,何霞来不及洗漱,便到得大厅里迎上吴婉珍,确定着昨晚听到的消息。
吴婉珍见到何霞蓬头垢面的样子,笑着道:阿霞,姐姐怎会哄你,你先去洗漱梳头,我们一起去你的作坊。
何霞一夜没归,作坊处也没有电话,都快到下午了,殷荣娟,殷荣枝,张琳琳,三个女孩也无从做起,才上得一天工,她们也联系不上老板娘的,今天还用不用着煮田螺,直等到午饭的点,何霞才带着一个珠光宝气的阿姨一同来了作坊。还为她们带来了丰盛的午餐。
何霞一边吩咐着三个女孩赶紧吃过后就开始洗田螺煮田螺,一边带着吴婉珍参观着简陋的作坊。
吴婉珍参观过后,提了几点意见,现有的作坊里,急需修建一个储备田螺原料的池子,还要增加两台塑口机电子秤,和两口大的灶台,多增加两口锅具,三个人可以上午同时煮好田螺出锅,仅靠一台塑口机电子秤,和一口大锅,完成五百袋的量,不起早摸黑很难完成。
现在不用耽心销售的问题,就该怎样利用好劳动的效率,这些事情都需要即时解决,设备她可以回去后,买了送来,修建储备池和灶台一事只能何霞找人来做,她也有店缠身,何霞的事情也只能由何霞处理,拿出二万元递给何霞修池建灶台之需,吴婉珍便匆匆坐上等在外面的出租车回了城里。
有了订单,操作伴料又离不开何霞,请人修池筑灶台之事,何霞哪能脱的开身,何霞只能给陆秀云打去了电话,雇请瓦工之事自是落在了陆秀云身上。
待得一切完善之后,一下子三口大锅蒸煮的热气腾腾,哪还有作坊的样子,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加工厂。时隔两三日里,吴婉珍便押着微型货拉拉前来拖货,在送去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