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咋一看这书名就不免心生嘀咕:这是一本畅销的财商入门书,为什么标题却起的是两个爸爸?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有两个爸爸,并且还是一个富,一个穷?我们又能透过作者从这两个爸爸身上学到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重温书中的内容。
《富爸爸穷爸爸》是第4代日裔美国人罗伯特·清崎写的富爸爸系列中的一本。该书讲述了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清崎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1999年4月,《富爸爸穷爸爸》首次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了销售100万册的佳绩;2000年3月,韩语版面市,2个月内销量就达到25万册;2000年6月,登陆澳洲……一时间,大小书店为紫色所覆盖。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市后,连续18个月蝉联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名,连续两年半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时至今日,本书的销售势头依然有增无减,仍稳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10名,创造了通俗理财读物销售的神话,全世界亿万读者因阅读本书改变了命运!
书虽然一出版就大获成功,但是作者清崎的人生却充满狗血,以至于你随便百度日裔美国人清崎,就大量显示作者破产的相关信息。既然好几年前就传出破产新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信徒?你的心头又不免多了一丝疑虑。
其实,早期的清崎与绝大多数的我们一样,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一生 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罗伯特·清崎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快车。
清崎可谓是第一代知识网红,靠写富爸爸的书红得发紫,世界各地去演讲,开财商教育公司,开理财顾问公司,还找了一家网络平台帮忙营销推广。课程结束后,他决定不给平台付一分钱,后来法院判定平台可以从他的”富裕全球公司“里分账,总额2300万美元。结果,清崎直接宣布富裕全球公司破产。要钱,公司没有,要名誉,他不在乎。可以说是践行了他写过的理论——“你有一项技能或资产,你都可以考虑用企业形式拥有,享受更多好处和保护”——当年没看明白,现在才知道这句话暗藏玄机。公司破产,祸不及个人,除了这家负责财富教育培训的公司,他本人还控股十几家其他企业,照样站在富爸爸的行列,真应证了《1942》老东家的一句话“我当过财主,知道如何干到财主,去了陕西还是财主。”
我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财富自由口号还没烂大街,大家还没那么怕被同龄人抛弃。而现在境况已是今非昔比,可能与这本书的流行也有关系吧。在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理财方法,指导人们创造和守住财富,最终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那么如何才能财富自由呢?一句“ 让钱为自己工作”总是显得空洞而抽象。我们不妨看看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的另一句话:“资产是能把钱放进口袋的东西,不管你工作与否;负债是把钱从口袋里取走的东西。你想要致富,只需要不断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只想当穷人或是资产阶级,那就不断买入负债吧。“富爸爸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就这么简单,他整套致富逻辑的起点,就是这么直白。
那你现在的思想,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如果你崇尚享乐,崇尚消费,而对创造和生产有着打心底的厌恶和鄙视,那么你的思想正处于负债的边缘。虽然负债的思想不一定让你处境难堪,毕竟只要家境殷实,你还是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一生,但是如果你想向上,积极进取,那么负债的思想将会让你很难堪。就像赶时髦,有些是时髦产品的设计者和创造者,而有些只是单纯的跟风者和消费者;一个是利用时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理念,引领潮流,而另一个则是在为他人的梦想买单,逐渐丧失自我。前者日益闪耀,成为社会的精英,时代的弄潮儿,而后者则逐渐泯然众人矣。两者一比,高下立判。
那你现在的努力,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有人曾经调侃那些努力的人,为自己加班加点的是奋斗者,为公司加班加点的是奋斗逼。这句话不是说在公司不加班、不努力工作,而是说那些在工作中凡事服从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只会努力工作,结果不仅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还面临被榨干的那一天被抛弃的命运。除此之外,他们还搞坏了氛围,让身边的同事深恶痛绝。一个人加班,功劳在你很明显,如果大家都加班,则最得力的是老板,毕竟资源有限,无论大家怎么努力,第一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徒增的炮灰。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古人诚不欺我,是负债。真正的资产是为自己努力,为公司加班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技能,为自己的目标添砖加瓦。
那你现在的工作,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就像上面说的,如果你是在为自己工作,或者是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奋斗,那么它将是资产,让你不断升值,越来越好;反之,则徒增悲伤。所以有后人嘲笑商鞅,说他“作法自毙”。他努力为秦国制定律法,让秦国日益强盛,却在自己失势遇险时被自己设定的律法所困,最后被抓,车裂而死,不得不令人深思。
那你买的房子,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这个问题很敏感,也不好回答。毕竟对于有些人来说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增值”要比经济上重要的多。如果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这个就不能令所有人满意,见仁见智吧!不知道是我们改变了时代还是时代改变了我们。
不过单纯依靠房产就想跨越阶级,这种想法就未免显得可笑。阶级永远都是通过权势来划分的,只有能制定规则的人才是永远的王者。你游戏玩的再好,这些都得有一个前提:游戏规则不变。在变动的游戏规则里,又有谁会是永远的王者?财富自由终究只是相对的,也只能被少数人所拥有。当大多数人都不工作,不服从命令,塔尖的人怎么去维护已有的秩序,怎么去保证自己作为塔尖人的权利?正所谓“小弟都不听大哥的话,那大哥还叫大哥吗?”恐怕大哥也只能改下规则了,因此呼吁统一的规则,呼吁法治,也算是一种进步。不过在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下,呼吁也只是呼吁,毕竟做好人不难,难得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