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完成当初自己定下的目标:日更200天。这个目标的完成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当初逼着自己写,完成任务,也觉得没意思,完全就是敷衍了事。不过正是这些年,我养成了定下目标就一定要完成的习惯,才让我走到后面的顺其自然。
这次决定一定要日更200天,过程还是很艰难。前面阶段都是敷衍了事,为了写而写。认真写是从4月份开始,也是心的召唤。随意写已经找不到快乐,就想换认真写。认真写其实也不快乐,冥思苦想,总想写出个什么东西来。那个阶段被概念和条条框框束缚,总是觉得写不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又非常想写出个标准的名堂来。
好多时候都不想写了,觉得没意思。都是写些空洞的东西,可是又好像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日更目标。我已经很多次日更目标失败了,这次无论如何想挑战一下自己。
逼着逼着,认真的写了两个月后,发现越写越顺了。有时候实在写不出来了,就抄书。总认为要写出个道理和深度来才行。自己想出来的东西都没啥意思。这个阶段我是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和定义里面。
自从这个月初,看了雪漠的书,看到他谈自己如何写出自己的作品,文字是如何自由的从他心里流淌出来,根本不用去刻意思考,这才是享受写作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有写作的快乐。
《瓦尔登湖》也带给我启发,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万物,越是刻意,越不能自由。只有心自由了,文字才自由。
我瞬间有所领悟,文字、艺术都来源生活,不是书本和定义。而生活就是平时的点点滴滴,一切都可以成文。
周老师又说要自由写,日记、碎碎念想到什么写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
然后,开始了自由随意的写。想到啥就写啥,看到啥就写啥,完全跟随心里变化而变化。突然发现,文字真的自己就来了,就没有刻意去思考过。
心里完全自由了,破除了那些束缚,文字也自由了。这时候它们就像泉水一样,自由自在的从我心里流淌出来,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心流之感。也享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就是在写的这个过程中,而不是去考虑写得如何。
看到两只鸟儿打架我也能有所感,看到两只蚂蚁,也能想写就能写出来,完全就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读书的时候,看到一句话有感触,也可以呼之欲出,想到和它有关的东西,也能随意写出一篇文章。只要不在乎结果,享受写的过程,就真的自由了,快乐了。
可是以前也不在乎结果,怎么就是写不出来了。这也是200天刻意训练的结果。要是当初就放弃了,也就享受不到今日的乐趣了。有些过程是必须要经过的,只有忍受住了必须要忍受的艰难,才能有看到花开的时候。
想起当初就是因为随意写,不能带来满足感了,才要认真写,按照标准写。可是怎么现在还是只有回到随意写的状态才能快乐。
不过,现在的随意和当初的随意,不是一个标准。当初的随意是不想为,却又只能为之的“随意”。现在的随意是自由自在的随意。它们也不再是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