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1 Day4
第三章 行为上瘾的生物学机制
一、摘抄及感悟
95%的成年人在上床之前使用发光的电子设备,超过一半的人半夜醒来检查电子邮件。68%年龄为18-64岁的成年人睡觉时把手机放在身边,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接近50%的成年人说,因为总是跟技术太接近,自己睡不好觉。过去半个世纪,尤其是最近20年,人们的睡眠质量大幅下降,元凶之一就是这些电子设备散发出来的幽兰光芒。
数千年来,只有白天才会有蓝光,蜡烛和木材点燃产生的是红黄色的光,夜间也没有人工照明。火光不是问题,因为大脑会把红色光阐释为就寝时间,蓝光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它是早晨的标志。因此我们95%的人上床睡觉前玩手机,其实就是在告诉身体“新的一天开始了”,从而诱发时差感。和蓝色光妨碍人睡觉一样,我们清醒时痴迷的摆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健身跟踪器和智能手机,也会碰到行为上瘾带来的实际损害。
感悟: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到后背发凉,我想到自己每天晚上非常疲累的上床之后,莫名其妙就是要掏出手机再看一会儿,而明明之前困的不行了,掏出手机却越看越精神,就算后来困得睁不开眼,却迟迟舍不得放下手机,原来是蓝光在作祟。这种让人欲罢不能的物质不是毒品又是什么呢?
毒品和上瘾行为激活的是相同的大脑奖励中心。只要行为是奖励,跟过去的奖励结果相搭配,大脑对他的处理方式就跟毒品一样。海洛因和可卡因在短期而言更危险的地方在于,他们比行为更强烈的刺激着奖励中心。可卡因对你大脑里的神经递质,有着比赌博更直接的影响,但两者的运行机制相同,而且也是在同一套机制里运作,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幅度和强度。
感悟:原来,无论是毒品还是行为,大脑让人产生愉悦和快感的运作模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能够让人上瘾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的操作系统是“同一套班子”。
上瘾让人太愉悦了,大脑做了两件事:首先,它产生较多的多巴胺应对快感的洪流;接着,当快感的来源消失,面对如今产生的多巴胺远少于过去的事实,它会挣扎着对付。只要瘾君子继续拼命去获取上瘾源,这样的循环就会持续下去,每一轮刺激过后,大脑产生的多巴胺也越来越少。
感悟:这就像人的“口味”一样,会越吃越咸。而瘾君子则会用越来越高的强度来刺激达到相同的快感。
上瘾不是“打破”你的大脑,不是“劫持”你的大脑,甚至也不是“破坏”它。人们是可以行为上瘾的,就连爱情的体验也一样,上瘾实际上是关于人与体验的关系。光是不停的给人提供毒品或某种行为还不够—当事人还必须学习到,该体验是对自己心里痛苦的可行治疗途径。
感悟:这又说到了昨天的内容: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书中也提出,“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更容易上瘾,这是因为,在人生的这一时期,年轻人遭遇了大量自己力有不及、无法应对的责任和碰撞。为了缓解长时间辛苦煎熬带来的难受刺痛,他们学会了求助于毒品或某些活动。所以等你熬过青春期大战也就发展出了一定程度的顺应能力。”这段话对我特别有用,我一定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二、亲子互动
今天孩子参加分配生考试,之前我有提醒他带好考试需要的证件,他满口答应没有问题。然而今天早上他还是漏掉了身份证,送他去考场的爸爸拼命给我打电话,可是那个时候我正在楼下遛狗,没有带手机。等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孩子爸爸正满头大汗地回到家里取身份证。本来我有一点懊恼和后怕,因为差一点耽误孩子的考试。可是后来我又很庆幸这件事情的发生,因为这是孩子生活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如果我们凡事都想得比他周到,凡事都做在他的前面,凡事都替他包揽,他将永远都学不会责任和独立。
三、今日感恩。
今天要感谢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一一,我和她特别有缘分,我看她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她像极了我小时候的模样,别人还以为我们是母女俩,她对我也非常的友好和喜爱,我觉得非常开心,说不定还真是我上辈子的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