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和一朋友闲谈,当提及孩子的时候,说出来了大多数家长也有的困惑。她家的是个女孩子,大学毕业了,孩子想去出国深造,不想父亲不太愿意。前段孩子去上海那边找个机构培训,单等资格达到就可以走。这时候父亲又不愿意了,临走都不想给培训费用,“孩子走的时候都想掉泪。”朋友说,“他还很生气,是说我俩商量好的,也不给他通气。”孩子父亲还指责说这都是母亲的指使所致,朋友显得还很冤枉。
我问是不是孩子父亲有这样的担心,就一个孩子,怕孩子出国了回不来,离自己太远?朋友说也可能有这因素,但主要是怕花钱,他太仔细了。“你不知道,原来孩子上大学俺俩去学校,都不让坐高铁,买的卧铺,一路上叮叮咣咣的,路上都花了很长时间,根本都休息不好。”朋友也很困惑,事关孩子的前途,在孩子身上投资理所当然,他爹咋就那么想不开。
朋友的困惑不是没有道理,现实的社会就是如此,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有问题的,有困惑的,有茫然的太多太多,身边这样例子简直是枚不盛举。这显然是个大问题,里边的事儿也很多,一下子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即使是理由千条万条,目标就是一个,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功。
困惑来自哪里呢?无非是两个方面,孩子方面和家长方面。显然这个孩子一直都很优秀,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很是上进,目标也很明确,重点院校毕业,出国深造。问题出在家长方面,尤其是父亲,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还是以前旧规矩,不仅在孩子教育上有些吝惜,还想阻止孩子的进步,不让出国,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是多少年前的老思想旧风气,理当革除。是小鸟总有飞出窝的那一天,留是留不住的。孩子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是多么的难得的大好事儿啊,更是很多家长求之不得的事儿,家里就该大力支持才是,假设说有困难,家长也该千方百计地去解决,更不能因为孩子自身之外的任何原因去阻挡或者妨碍。
记得以前说过类似的话题,曾以宋耀如送四个子女去留学而招来当时政商要人的嘲笑,殊不知最后四个孩子的成就堪可称为“天花板”,霭龄,庆龄,美龄,子文,哪一个不是闻名遐迩?
所以家长的困惑全都是思想落伍的表现,困惑在于自己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和改变,困惑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能自拔,困惑在感情的藩篱里没有解脱,困惑在囿于个人狭隘情志的小九九里没有摆脱。
无独有偶,下午有个小战兄弟也是困惑不解,说起他的大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对家长却是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任你咋问他,都不搭理你。”小战说,“他在外边吃过饭了,也不说一声,等他妈妈一阵忙活,做了一锅的饭也不吃,只得倒掉了。”据小战兄弟说,他家的大孩子特不像话,就不理会父母不说,俨然是个人优先,置家长的感受全然不顾。这些还不算啥,更有出格的时候,如若遇到不顺心的事,还会给父母发发脾气,吵上一阵儿。“哎,反正对孩子,我可真是没法了。”小战摇摇头说。
对于小战来说,没有问题,父母没有问题那就是孩子的问题了。孩子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这也是小战夫妇的困惑和疑问。按道理说,高中的孩子都已经非常懂事了,他家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还这样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从小教育孩子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或者是受父母影响所致,或者是父母管教不严,放任自流所致,是孩子疏于管教,长期地袒护造成的。这个责任,理应由父母承担,小战夫妇其实应该进行反省,找准原因症结所在,及时进行干预,挽救孩子成才还有希望,尚且为时不晚,如果听之任之,无所改变,那孩子的未来就堪忧了。
所以,凡是困惑,无论是在孩子,或是家长,都应该重视起来。尤其是孩子的困惑,要及早及时地干预消除,从思想根源上着手,解除孩子的思想病症,才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当然,如果是家长的困惑,就应该适应社会,积极学习提高,自己来答疑解惑,和孩子一起进步和成长,岂不是更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强国之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马虎不得,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家长更不能充当拦路虎,挡道石,以免耽误了孩子的锦绣前程。至于因孩子而产生的各种困惑或疑问,都是正常现象,要积极面对,正确对待,理性处理,千万莫做不理,由它而去,野蛮生长,最终徒落得一声叹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莘莘学子,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气魄,不该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也应该拨云见日,洞察秋毫,坦然面对一切困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引导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