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电话问表妹孩子中考成绩,说是不够理想,只能上个二类重点高中。又问表姐的孙女考得如何,说是能上普高。两个孩子都很用功,不知道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专注度不够,这次中考成绩都差强人意。
表妹还算淡定,表姐就有点不甘心,说孩子姥姥说孩子太笨了,听了这话心里不由得为孩子难过,孩子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公去世,妈妈再嫁后,又生了弟弟,平时工作繁忙,对孩子照顾不像独生子女那般尽心。本身就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努力的在学习之余,心思敏感细腻,刻意的讨好着周围所有的人。怎能用一个“笨”字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
又想到前几天去北京看弟弟,侄子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弟弟就说孩子笨,讲一遍不会,讲一遍不会,让妈妈狠狠的教育了一番弟弟,说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是最伤害孩子上进心的。其实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努力,比我们过去用功多了,可是现在孩子压力大,家长的攀比与焦虑,在对待孩子问题上都是一个态度。如此恶性循环,才会有那么多家长抱怨自己在辅导作业时要吃速效救心丸,要搭桥……
其实我陪伴孩子走过的小学中学阶段,个人认为主要抓得是:
小学:
1.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楷体书法训练
3.快速计算能力及思维拓展
中学:
1.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助益良多,很庆幸儿子高中的老师,特别注重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
2.发散思维的能力
3.内驱力的激发
有了这几点,家长只要做好后勤工作就足矣。多少大道理孩子都懂,家长少说多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