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兴成长”
放假伊始,刚从中考、会考、期末考;总结、汇总、上报;Excel 、word、 PPT等等各种繁忙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我,对于学习从内心深处是抗拒的,各种关于假期美好期待与计划,仿佛都因学习而停止。幸好,我为孩子预约了暑期网上课程,儿子暑期在网上学习的劲头鼓励了我,7月8日,我准时收听了“兴成长”第1课:“小”学校·“强”教育·“大”学习,因为在学校教师信息化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也一直是我在做,所以对于下载APP、搜索小程序、打卡、提交作业这些任务我完成的轻而易举,忽然觉得网上学习so easy,学分很好得啊。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7月15日的第2节课开始之前,我便早早进入了教室,发现助教老师一边耐心地告诉大家如何打卡交作业,一边回答大家评论区提出的问题,一边介绍当天主讲的导师,一边还在分享优秀打卡的作业,这样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一下让我感到主办方的用心、诚心,组织者的耐心、真心,参与者的细心、决心,觉得在这样的课堂,如果只是听则听矣,没有收获与思考,不走心将会是最大的损失,于是我不再把听课当成负担,作业当成任务,开始主动思考、积极学习、认真投入。
走进“兴成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每节课结束后,如果时间允许,我都要马上再看一遍回放,边看回放边结合自身工作和自己的感想手写出当堂作业,再通过“有道云笔记APP”语音转换文字功能,把作业转换成电子稿,上传到小打卡程序,完成作业。已经学完的7次课的笔记和打卡作业,外加一次沪江18岁生日打卡,再加上7月8月两次大作业和简书投稿,这个假期我的手稿共积累文字约2万余字,真心的收获满满。
“兴成长”的课程跨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让我把听课当成一种习惯,每周课程刚结束就开始对下一次充满期待,可是上着上着觉得还没听过瘾,课程就已经到了尾声。回顾上过的这7周课程,虽然说每个班级的课程总时间也就8小时左右,但是这些课程却带领我们穿梭于时空之中:从四川宜宾的凉水井中学到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美丽的知行研学营;从今天的教育变革到未来的学校,畅想了2035年的我们自己、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2019秋季大课表,到2019春、2018秋、2018春,一节节互加鱼塘的课程展现于眼前……“兴成长”开阔了我们的视听,让我们透过小小的屏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知道教育将何去何从,让我们知道乡村学校的发展前景与希望,也让我们找到自身的定位与努力方向。
感悟“心成长”
在开始互加计划的学习前不久,我刚刚在“守望新教育公众号”上拜读了朱永新先生,关于对《未来学校》一书的解读文章 ——《构想<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看过之后觉得朱老对于未来教育的预测与展望,充满了一位教育家的理论高度与人文情怀,但是“未来”二字,让我仍觉遥不可及,与我无关。可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已置身于这场教育变革之中,“小”学校、“强”教育、“大”学习,便是未来学校发展中三者的关系,与其未来发展的特点;“学生是风景,老师是背景”是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美画面;“给每个孩子一颗温暖的心”,把可操作的制度内化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活动与管理之中……通过教育先行者的探索,引领我们来到“未来”学校的门前,在吴虹校长的引导下,我们自然而然的畅想了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育,此时,这个“未来”有了时间标定——2035年,正如朱永新先生说的那样:“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变革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兴成长”不但为我们点拨未来、照亮前途,更为我们乡村学校获取公平教育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平台,在“阳光课堂”上,我们可以享受普遍的优质教育,在“互加鱼塘”中,我们或授人以“渔”或挖塘养鱼,都能为孩子、为自己参与全新的教育模式找到一席之地。
推动“心成长”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方能与时俱进的职业,今天我通过向“兴成长”学习,向导师和其他同仁们学习,见到了更美丽的风景,也觉得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幸福而有价值,但是我们的教育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整体,相信每一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育梦想,这些梦想或许随着一成不变的课堂变得模糊了,或许被日渐增长的年龄掩盖了,这就需要有人拂去岁月的痕迹,帮助大家找到这种在学习中才能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重新找回那种只有真正投身于其中才能清晰感觉到的梦想。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将继续坚持,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同时作为教务主任,我也要把这种获得幸福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同事,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
新的学期,新入职的老师要继续参加“青椒计划”的学习,去年我只是负责督促新任教师参加学习,定期公布学习分数,提醒学分少的老师多关注学习,今年我要亲自加入学习之中,了解学习内容,根据内容指导教师,并组织老师“抱团”学习,互相之间多沟通讨论,组织老师展开学习座谈会,带动年轻教师学习积极性。
对于班主任,要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班级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尝试接触互加鱼塘的课程,让老师和学生对网络课堂逐步了解、适应、接受,并从中受益。如果条件允许,在今后的课程安排中考虑把编程、生命教育、外教英语等课程引入学校课表中,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我经常对我们的年轻老师说,我对于他们就和他们对自己的学生一样,都希望对方能够成长,能够成才,我也希望我们的年轻教师能够成为影响学生的名师,我愿意成为推动教师成长的阶石。正如汪国真诗中说的那样:“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感谢“兴成长”让我经历了心灵的启迪、头脑的更新,实现真正的“心成长”。同时“兴成长”的课程也再一次深刻的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点于学生、于教师,于我于你于他,皆是如此。深谢“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