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到当代青年应具备的精神时提到了《无问西东》这个电影。说这个假期应该找时间看下这个电影,发自内心的去领会青年时期的我们应该懂什么,怎么做,拥有什么。我怀着好奇心就去观看这个电影了,前一部分觉得很无聊,直到李想出卖王敏佳时我的兴趣才上来了,但是这部电影的内含及意义太深了,我看了两遍才大概明白了其意图的一部分吧。
这个电影讲了四个故事,大约经历了一百年。从古老的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少年时期,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无论对与错。当他们醒悟过来后,又用自己的经验引导下一代人的前行。
电影开头的一句独白令人深思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问的好呀!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所以无论结局如何,我的人生,我一定会漂亮的走下去。四类人,四个故事,共同谱写了时代的进程。他们用不同的时代语言和行为,诠释和演绎了 “真实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两个精彩的片段。
张果果是广告公司的职员,忙于为奶粉公司提案,期间认识了四胞胎的父母,给了他们希望,却最终输掉了提案,无法兑现自己说过的话。他曾经说到 “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 ”他的确是这样的,他没有奋起反抗,却选择了不参与其中,独善其身。直到他父亲在李想叔叔的墓前说希望他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后,他终于放下世俗、放下一切。当他在四胞胎的房间里为窗户装点色彩时,他是幸福的。而世俗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
抗战时期,沈光耀在西南联大就读,简陋的教室,甚至抵挡不住暴雨的袭击,学生们听不清老师的声音,全班只能静坐听雨。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光耀听到一位军官说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于是,他冒着不孝的名声瞒着母亲参加了空军。当沈光耀即将战死在空中,他所投喂过的那片贫瘠土地上,倾盆大雨,孩子们瑟瑟发抖,饥饿难耐。双腿残疾的神父说,“唱歌吧,孩子们,歌声能帮我们忘记饥饿,寒冷和恐惧”。于是,歌声响起,“这些离开了家乡的人,在梦中也看见幸福故乡”,伴随着那些没有鞋的小脚的特写,以及沈光耀即将投向死亡的镜头,在他经过被打死的还在降落伞上的战友时,说了一句“回家”,随后径直俯冲向了敌军的军舰、同归于尽。看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