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学习者都值得拥有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应急备考者、在校的学生、职场新手还是终身学习者。现在的竞争社会,人人几乎都在学习,拉开距离的往往是那些有效的知识处理方法和深度的训练。有些人拥有超越平庸的高效学习方法,他们就成了学霸,不是他们足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精准的努力。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总是习惯去找寻一些相关的书籍。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里,也看过好几本教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书籍。比如《刻意练习》《认知天性》《终身学习》《如何高效学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学习力》等等。这些书籍对于提高我们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提高都很有用。
却也会被深奥的理论和纷繁的方法面前茫然。最近,看到本简单实用又众多干货的提高学习能力的书籍,就是《高效学习法:名校学霸教你把学习变得轻而易举》,其中融合了多种高效学习方法,说得实在又实用。
《高效学习法》作者亦弓,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现于常春藤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时受到多所名校录取,可以说是是妥妥地学霸。
在这本书的开始学霸就给我们令人兴奋的观点:“如果你游戏玩得好,那就说明你至少具备了成为高效学习者的潜力。”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说,像打游戏一样去学习,怎么有学不好之理呢?就像长辈们常教育我们的“要是把游戏的精神头花在学习,你早就不止成绩了。”是哦,投身学习,也是投身一场游戏的过程呀。
在书中作者直接甩出学习跟游戏的共同点,第一个就是先要有个目标,搭建一幅《目标全景图》。目标越清晰,拆解越细致,成功的概率就越高。这个《目标全景图》就如同乘风破浪远航大海的航海图。也如同游戏里的说明书或者说游戏说明,仔细研究细则,要达到什么级别或者想要达到什么结果?需要哪些条件?具体有什么要求?
经作者这么一提醒,回顾之前的学习之路,确实很少去研究”考试大纲“,甚至压根儿没想到这个。如果不是考试,对于阅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门技能来说,了解书籍的目录,知道自己到底要学成什么样,吃透”游戏规则“,才好逐步进阶。
第二个观点更是打破我们固有的认知——定学习计划表没用,适合自己的有计划地学习才是实质。
制定慢慢的学习计划,好显示自己有多自律。实际执行起来,却总是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过于繁琐和僵化的学习计划,反而是让自己学不下去。应对方法就是自己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和自己的弱点“和解”的规划。利用和制衡自己的弱点,挖掘自己的潜力。
绷得太紧的完美计划,不如量体裁衣式的有条不紊地推进,来得稳定。毕竟身心的状态很影响事情的进度,保持游戏式地良好状态也会有效地规避自责、焦虑和后悔的情绪影响。
第三个,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是选择性放弃。
贪多贪杂的学习除了制造焦虑和消耗脑力外,吸收效果肯定也不咋地。所以学习也要学会“断舍离”。担心错过的“错失恐惧症”,使得我们总是习惯收藏,以为的随时取用,最后却成了再也不见。真正有效的信息根本没有多到需要囤积,抓紧当下时间,真正地用上比三生三世收藏有用。
真正有效的知识也不会过于复杂,就像开头讲到的关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书籍有非常多,高效的方法更是多。但是,如果多而杂地不使用,还不如一本里的方法多次使用。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真正有用的书往往读一本顶很多本。”深以为然,吃透一本书里的知识,学以致用,比看过多本囫囵吞枣而一个没学会来得实在。
第四个,掌握信息的结构化思维,做好扎实的知识输入。
学习是知识输入的过程,处理知识的方法,也是决定是否运用有限精力做到精准努力的关键。画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比如做思维导图的方法以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高效学习法》中,作者提出知识输入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观点。更加强化了学习的系统性,用结构化思维让学习迭代上升。
宏观输入知识,迅速提炼出资料中的框架。高效阅读就是先从目录摘要、引言部分,快速找出一本书的结构框架。抓住知识整体概括,浓缩度高的部分。
微观深入了解关键概念的定义、关键词、关联词、序数词,从中寻找知识的逻辑性,再钻研细节。
从微观再到宏观,关联起散落知识点与整体知识框架图,让各个信息节点之间构建联系。
“宏观-微观-宏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地知识输入过程,这种架构知识框架图的方式,使得我们对于知识的了解不止停留在表面平面,而是运用整体和细节的知识,做到更加立体化,多维度多角度地全面理解。
第五个,输出倒逼输入,不可错过的的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以教为学”。就是,学会之后用自己的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理解重组,知识再加工,从浮皮潦草的“知识司机”变成能够举一反三的简化凝练,学习效能自然翻倍。
除了以上几个方法外,在书中,作者还讲到对知识进行“模型化”的加工、组块、把知识编织成系统网络的方法等。除了多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书中,作者还就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怎么做到注意力集中,如果做“脑洞记录书”,如何反思复盘复习巩固知识,认识和理解令人困扰的“冒名顶替综合征”,如何清新正念逆转负能量等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高效学习法》是对学习这件事情,做了立体、多角度全面地分析,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的本质,给出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又实用,让我们把学习变得轻松又深入,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