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凉子
水自流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恨他,也有人喜欢他,他只是坏得不纯粹,好得也不够彻底,但也算重情重义,这辈子没成心害过人,反倒还帮过不少人。
就连水自流自己都曾以为跟骆士宾是一路人,后来才发现并不是的,骆士宾胆子大,有经商头脑,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水自流是个有情怀的人。
01.多年后,秉坤初遇水自流,水自流成了书店老板
原著中,周秉昆离开曲艺刊物《大众说唱》后,跟师父白笑川一起经营饭店“和顺楼”。那天,白笑川告诉他附近开了家书店,叫“崇文书店”,秉坤下班后去了一次,却发现书店老板是水自流。
瘸子穿一身中式裤褂,黑色布鞋,平头,头发全白了。他蓄着三缕须,半尺多长——那么长的胡须都得蓄上四五年。十几年过去了,他还坐过牢,看上去却没怎么显老,面容仍那么白皙,这样他的胡须看起来像是假的,而头发像成心染白的,给人一种不真实的错误印象。
瘸子的样子没怎么变,秉坤一眼就认出了他。
水自流并没有立马认出秉坤,直到秉坤提起酱油厂,他才想起来,其实秉坤也一直不知道水自流的名字,只是以“瘸子”相称,所以秉坤看到名片上的“水自流”3个字时,还有点吃惊,他真的叫这个名字?水自流还告诉了他,“棉猴”的名字叫骆士宾。
自从当年水自流一伙人被抓后,这是秉坤第一次见到他。
经过一番闲聊,秉坤才知道从前称水自流为大哥的那些人,早已各奔南北,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个书店就是他们投资帮他开起来的,虽不能挣多少钱,但这是水自流的情结,也算圆了一个梦。
听起来感觉水自流的朋友挺好,其实他们真不是好人,帮他也只是为了回报水自流当年的义气罢了,所以水自流一直打心底认为,周秉昆是他入狱前接触的唯一一个好人,所以他也准备洗心革面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水自流跟秉坤讲了当年涂志强被判刑的真相,其实是骆士宾杀的人,只是酒桌上第一个被抓的是涂志强,他本可以招供,但怕连累到水自流,所以一人扛下了所有。
在这之后,水自流就不把骆士宾当朋友了,顶多顾及下表面,跟他相比,水自流要站在秉坤这边,所以提醒他要做好骆士宾跟他争夺楠楠的心理准备,并承诺会帮他争取的,就算这次没相遇,也会主动找到他说这事的,哪怕是为了死去的涂志强。
这样来看,水自流确实不是坏人,可以说是改邪归正了,最起码心中有情怀和大义,迷途知返,为时不晚。
02.搬迁后,秉坤再见水自流,被临终“托孤”
人到中年,有些不联络的人,也许都被彻底忘掉了,更何况秉坤还在狱中度过了12年,外界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非人也非。
若不是秉坤的朋友唐向阳告诉他水自流住院了,秉坤真的都完全忘记还有这么一个人了。唐向阳是曾姗“路路通”公司的下属,水自流受邀担任公司顾问,因此唐向阳才跟水自流相识的。
水自流自知命不久矣,特意让唐向阳叫秉坤过来,想把“崇文书店”托付给秉坤继续经营,门面租金不需要他操心,他会留遗愿让朋友支付,就是被让书店关门倒闭就行。
水自流像临终“托孤”一样,几乎是哀求的语气。
秉坤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良,可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处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给水自流推荐了之前一起负责大众刊物的邵敬文来负责。
水自流知道邵敬文,秉坤的师父白笑川曾经说过,邵敬文也来买过书,只是每次都错过见面的机会。在唐向阳的帮助下,立马接来了邵敬文,水自流把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给了邵敬文,此事便谈妥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个书店,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初心未改,水自流就还是当年那个立志要做好人的人。
后来曾姗来了,唐向阳跟她汇报后,曾姗一听要别人替交租金,生气地把唐向阳训斥一番,自己公司每年的公关费都要两三百万呢,一点租金又算得了什么?
最后承诺水自流,租金由公司来交,水自流感动地老泪纵横,几天后安心地离世了:
“水老,多年以来,你为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你的愿望就是公司的愿望,你把接受人选定好了,很好,那便是他了,以后租金由公司来交,必要的话,公司也可以考虑把那店面买下来。总之,只要公司在,只要我还是总裁,崇文街上就会永远有一家崇文书店。”
03.水自流遗愿被唐向阳破灭,书店变肯德基
水自流没走多久,他的遗愿崇文书店就已不复存在,邵敬文冒着大雪来告诉秉坤,路路通公司买下了门面,改成了肯德基店。
这分明是把自己对临终前辈的保证不当回事啊,他们都以为是曾姗的主意,当初对这个女人的好感,顿时变成了憎恶,就算要改,也得先跟水自流临终“托孤”者秉坤商量下吧!
更何况,初三聚会时,唐向阳压根儿没提这事,分明是是不把人放在眼里,也不把邵敬文这位老人的诚心当回事儿,邵敬文还因那天去找秉坤而感冒了。
后来秉坤在电视中看到唐向阳接受采访,他称书店改为肯德基是在他的力主之下决定的,为了长期的稳定发展,还鼓励员工入股。
记者问他,是否为这条街上的唯一一家书店的倒闭而感到遗憾?唐向阳却反问记者,月月赔钱跟月月盈利相比,你选择盈利会遗憾?记者又问那喜欢读书的人该去哪里买书呢?唐向阳又是反问记者来买过几回书?
他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毕业就不再读书了,还指望谁能读书呢?等什么时候,喜欢读书的人多了,再改过来。
曾经的唐向阳可是教师家庭出身,他也是六小君子中文化最高的,当初的吕川还主动找他求学,后来才顺利考上大学的,如今的思想完全变了,只有金钱,没有感情,这样真的好吗?
反观水自流的遗愿,其实他是在为社会做好事,有些人一死,连儿女都不念叨了,水自流还在担心着书店的经营,这种思想是有高度的,一般人难以企及。
正如邵敬文所说,不是秉坤因为书店的事对不起老邵,而是中国人对不起书店,当时的中国都快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所有阶层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阅读率在世界的排名却很靠后。
无论何时,都要不忘读书,不忘学习,这样人才能进步,社会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