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是生命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每一个“现在”都包含“过去”。
从消极意义上看,“过去”有可能成为负担。昨天和婷聊天,她今天复读一年,在高考中仍没有考好。她提到,自己在小学和初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怎么中考没有考好而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后,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成绩了呢?她说小时候在姥姥家度过,那就是长大了回到自己的家就运气差了。这孩子就是还生活在“过去”中,总觉得光环可以一直亮着。
但是,分析一下不难看出,小学和初中,是在农村度过,毕竟同学竞争小,再加上,小女孩如果勤奋,就可以成绩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就拿数学来说,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如果数学思维不好,很难跨到高中来。
如果,还沉浸在“过去”,那么就看不清自己,也就突破不了自己。
那还有积极的意义呢。比如书写生命叙事,书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生命在场、自我成长、意义呈现,并对其进行爬梳观照和省察言说,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年度叙事,对自身越来越理解,越来越从被束缚的混沌走向积极的自由。
所以,把“过去”吸收到“现在”。
(二)活在未来
我刚看到这个题目时,就想起“活在当下”,心里想,为什么呢?
哦,书中说:人不仅要活在当下,还要活在未来。活在未来就是设定“未来的我”,设定一个自己要成为的人。
比如,制定五年计划或十年计划,要在哪个领域“深挖一口井”,要规划:要读什么书,交怎样的朋友,时间的安排,生活的安排等等,活在当下,保持活力与创造,才能活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