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莫要让你的过去失去价值

【《追梦成长》书评3】

76年前的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结束,如何面对这次战争,如何汲取其中教训,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却并没有走完,反而是在另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他们在靖国神社的展览中,把侵略美化成解救,作为侵略者,日本在这里明目张胆地写着受到北京当地老百姓欢迎;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却还要怪“中国反日情绪高涨”;至于“南京大屠杀”,更是只字不提自己的罪行,以“南京事件”隐瞒历史真相,只说“歼灭”的是“败退的中国军队”,其目的无非是掩盖日军侵略、残暴、杀戮、肮脏的本质。

反思:人类进步的燃料

说这些只是为了提醒在屏幕前的你:这个国家,缺少了一种很珍贵的东西:反思

反思,动词,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这对于人类而言,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当我们的祖先发现单独捕猎,会对生命个体造成危险时,通过反思,产生了分工协作;当他们发现在树上睡觉缺乏安全感时,通过反思,选择了去山洞居住。

一次一次地反思,一次一次地成功躲避危险,最终,人类得以生存到今天,成为地球的主宰,离不开自己的不断反思。

这也正是叶武滨先生在《追梦成长》中,提供的一条让梦想成真的锦囊妙计:反思。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于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不仅是方向上的反思,更多的是对细节上的总结,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检视:识别并标记陷阱

苏格拉底说:“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要成就梦想,就离不开目标,但是“有目标”仅仅是基础,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合理,都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检视”。

所有的行动,方向至关重要,方向错了,即使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南辕北辙的故事,已经教育了我们几千年,相反的方向,策马奔腾只会距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现如今的日本右翼势力,就是在这条路的相反方向越走越远。

而我们就需要检视,先抬头看看,检视自己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和我们的初心一致。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细节是否有纰漏,自己的行动是否完善,通过这些宏观和微观的检视,来识别并标记出追梦旅途中的陷阱,以避开我们糟糕的“下一次”。

修正:不断调整方法和目标

检视,能让我们发现前进路上的“陷阱”,而通过检视发现问题,目的就是为了对错误的方法和方向进行修正。

作者在乌鲁班巴河的漂流经历,就是对修正最好的诠释。大家都着急完成漂流,并没有耐心认真听船长的讲解,甚至对船长再三不厌其烦地重复产生了抗拒。

随着后续的河水越来越湍急,危险的信号,逐渐放大,大家才开始后悔没有好好跟着船长练习。过程中的反思也随之而来,大家马上跟随船长的指令重新开始训练,可能就是“临阵磨枪”的效果吧,大家最终还是顺利渡过了一阵阵的激流。

事后,作者也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不要用自己的“想当然”去判断一个人在他自己专业上的坚持是否合理。

在我看来,事后的复盘固然重要,但是,在过程中检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更加值得重视!

没有人能预知我们的人生最终走向何方,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为自己设定目标。就是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才需要对目标进行不断地修正,一味盲目地在错误的方向上一直走下去,未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强化:加固正确的方向和信念

检视,不一定就只发现错误,还有验证自己行动的正确性。所以说加速成功的正确“姿势”就是:如果发现我们的行动是正确的,而且正在朝正确的目标迈进,那我们就应该花更大的力量去行动!

任何人的环球旅行,我想都绕不开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叶武滨这里也是如此,但在书里写的不仅仅有游记,还有这座铁塔的历史。

即使所有人都冷嘲热讽,埃菲尔都坚持自己的作品,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他赋予了这座铁塔更多的使命:科学试验基地、无线发射塔、电视信号发射器、发射节日烟花、投影打广告……

最终,埃菲尔铁塔成为了巴黎这个古老城市中耀眼的工业化产物、文化坐标。

写在最后

这是本书的第三篇书评,所以说《追梦成长》是一本宝藏书籍,因为对这本书的启发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迸发。这或许就是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最好的诠释。

人生就是一本书,每一次旅程都会是一笔浓重的印记。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走的每一步,是让随着时间流逝,还是留存下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推动人生进步的燃料!

(本文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