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14 真人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人是“知天之所为”又“知人之所为”的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有真知才能认识到“知之所不知”的存在,认识到“知之所知”的局限。因为“知有所待”,所待者是物,物不具有终极意义,从而“知”也就不具有终极意义。齐物论一章中说:“知止其不知。”真人之知超越知物的层次,代之以悟道,物有限而道无限,故知有限而悟无限。真人是悟道之人,真知就是悟道,感悟天人合一,人与天、物与道并不是对立的,人中有天,物中有道,人体现天,物体现道,人合于天,物归于道。

本章四说“古之真人”:一说真人忘怀于物;二说真人无情无欲,天机深;三说真人不计生死,通于物。时,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四说真人天人合一之境。

真人和《逍遥游》里的至人、神人、圣人的意义是相同的,名异而实同。这一段集中而具体地论述了真人对待成与欺、生与死、食与息、梦与觉等方面心如止水的反应,入水入火时不湿不热的感觉,这就给真人涂上了神异超凡的色彩,成为后代仙人的特征。

另外,真人的调息法实质上是道家气功的一种。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并配合意念,可以使人体内部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有助于健康,这是传之已久的古代保健方法。庄子显然还没有把调息法神秘化,但到了后代尤其是道教那里就成了修炼内丹功的一大法宝,其作用被无限夸大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坐在班里最左边第三排挨着墙,那天我现在位置上找东西。忽然间看到上墙上G的名字。G是我们班仅有的三个男生中的一个。...
    良池美眉阿阅读 277评论 0 0
  • 为什么来参加师资班的学习?我问自己!正过着舒适的日子,自已把自己整了进来,这几天感到学习压力特别大,情绪特别多,昨...
    心宽则安阅读 134评论 0 0
  • 我将一轮明月赠你 载我满心期许 明月高悬天际 打我 赠我却不能取 我将一轮明月赠你 载我满心欢喜 明月映在湖底 打...
    苜蓿巷三号阅读 425评论 0 4
  • 人要欣赏自己身边的人,看到别人的长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基。 闲谈不提他人事。静坐...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阅读 1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