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云熙蔽日,北方起,惊时已觉秋深。
似乎今年水磨的秋天来的更早,十月初的天气,已经能感受到秋日所特有的寒凉了。适逢着秋意,我来到了都江堰。之前总觉得都江堰不过是一水利工程罢了,名声不过噱头。可直到真的走进了都江堰,才意识到它的雄壮。
在水流腾起的云雾和水流的奔涌声中,我向它走去。
这里有据说挖掘出的李冰父子雕像。庆幸的是,藏于土中千年之久,受尽水流和土壤的侵蚀,雕像还能保持原有的模样。就像这时光飞涌的千年而不变的都江堰一般,似乎时光在此停步。变化了的,只是来来往往的人们,不变的却是这样的雕像与他们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不知妄求长生的秦皇汉武们,知道李冰这么一个小人物也能流芳千古时,会作何感想。
我看到了属于现代的水力发电机。在这个科技日益兴盛的时代,都江堰也被人们赋予了新的价值,散发着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恍惚间,我感觉过去和现在的时光似乎在此已然重合。这一刻,都江堰或许已经永生。
在物转星移的时光流动的痕迹中,我向它走去。
都江堰的改造某种意义上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称。可,时间会改变自然,比如地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可想而知,自然界的事物尚且会被时间冲刷,何况是人力建造的都江堰。千年来,居住于此附近的人也在对其进行着大大小小的修缮和整治。可叹时间如同流水,作为后人的我们或许早已记不清他们的姓与名,早已遗忘。
倒是有铭文记录了些许曾居于此处人的姓名。不过透过此等春秋笔法般的只言片语,我们也难以得知事情:仅就有被刻者的姓名,试问谁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我知道,当这样的铭文刻于这么一个似鼎非鼎的器件上时,一个人彷佛在社会历史上走到了被遗忘,走到了社会意义上的死亡。
不过,一生累,尽徒然,碑文完美又有谁看?此中意味,或许只有千年悠悠的江水才能够领会了。
在现代丑陋的物欲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凋敝中,我向它走去。
都江堰附近的山上,不知为何修筑了诸多求神拜佛的场所。令人惊奇的是,三教九流皆会于此:前有道教三清道德、灵宝两位天尊,后有以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一系列佛教神佛。在这里,道释两家作为思想的人格和宗教的尊严依然荡然无存,存留下来的只有大的令人惊叹的香烛与愚昧的人们丑陋的物欲。人来人往之中,有几人能够真正了解道、释两家的思想?在这人山人海的虚伪拜会中,又有几人真正虔诚?
可笑的是,在这里,“祈愿”也不便宜。“求富”签需要一百二十元,“健康”签需要八十元,而“平安”签需要四十元。我不知求购这些东西的人购买时是作何感想,我只在收费处老妇人眼中看到了冷漠、贪婪与无情。如果传统中国的三教文化于今只得以此种方式流传,那我觉得不如直接消亡。
当思想成了愚昧,思想有何人格可言?当宗教成了迷信,成了物欲的宣泄口,宗教又谈何尊严?没有人格和尊严的宗教和思想,又如何在当下及以后时代前行?我不敢想象,也不得而知。或许几百年前尼采所言的“上帝已死”会以翻版的样式来到中国,而国人却一无所知。
都江堰上的时光流转,有的已成千古,有的早已化为草木。都江堰的变与不变于历史来讲似乎都已无足轻重,剩下的只有我们对于都江堰的称颂与哀叹。也正如这本应萧瑟的秋天对都江堰只带来了寒气一般,都江堰不会变,它永远都在这里。
变化的只是人。只是人心,复杂的、多变的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