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季,我和闺蜜一行三人,开启了西宁——拉萨——尼泊尔之旅。
最初要去拉萨,因没买到直达拉萨的卧铺票,只好分两段走。先到西宁,再到拉萨。再后来,又加上尼泊尔。
我们于7月4日坐火车出发,7月5日下午到达西宁。在西宁,住宿在一家青年旅舍。
7月6日一大早,我们有八人共同包车去青海湖游玩。八人中除了我们仨年龄较长,其余都是二十出头的姑娘小伙儿。整个车上洋溢着大家庭般的和谐氛围。
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日月山”。
日月山,初唐时名为“赤岭”。位于青海湟源县,在青海湖东南。是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也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经过这座山,她怀揣宝镜,登山东望,不见长安故乡,不禁悲从中来,镜子下滑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化为太阳,一半化为月亮,日月交相辉映,照亮西去的漫漫旅途。从此叫做“日月山”。
第二个景点为青海湖畔的“黑马河”。
十年前,这里只有几个藏民的帐篷,可以住宿,吃喝,但只有泡面、糌粑、酥油茶。我们要了几碗酥油茶,一碗糌粑。糌粑与酥油茶一起搅合着吃,挺香。为了不浪费,更因为那股香喷喷的味道,我和朋友将盛糌粑的碗底都吃干净了。
吃饱喝足后,我们和那帮姑娘小伙儿脱去鞋袜走进青海湖里大摆“pose”,开心拍照。在高原火辣辣的太阳光下,尽情跳跃,尽情呼喊笑闹、手舞足蹈,我们的身心都变年轻了。
青海湖,原本在我心中是那样洁净,高贵,神圣。今天,我们来到她身边,靠近,亲抚。
坐在汽车上,远远观望,青海湖水时而像大海般湛蓝,时而像九寨沟那般呈现孔雀蓝,时而又变成青绿透彻的模样。湖水的色彩总在变换。
从远处,无论怎么看,湖面总是高于湖岸。这种“高位”,显得很不真实,有点神秘莫测。可是,当你来到湖边,却发现它原是那样平静,宁静,既不高远也不飘渺。这就深深地吸引人了。
回程的路上,一路沿着“倒淌河”行驶。我们下车观赏河里的大鳇鱼,那是些身上没有鳞的冷水鱼,据说鱼肥肉嫩。……
傍晚,回到西宁。人困马乏,腹中因吃糌粑不消化,晚饭没吃。但是,却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