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麻烦”的人真的干不了大事吗?

说来有趣,生活中总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做事从来都是靠“想”来完成的。

比如普通人要去买菜,穿上衣服锁好门下楼就去菜市场了。而爱“想”的人呢,他们先是在脑子里幻想一遍去哪买,买什么,走多远,耗时多久累不累.....一些列的问题,然后“想”累了就开始安慰自己,算了叫外卖也能填饱肚子,或者在干脆点家里有啥吃啥,凑合一顿算了......

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懒吗?错,这是典型的“怕麻烦”的表现。究其根本就是内驱力不足导致的。

人的本性就是避难趋易,所以我们的大脑真的很“懒”,只喜欢舒服方便好做的事。一但“困难”的警钟被敲响,我们的大脑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拒绝。

打个比方,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出现可做可不做的情况时,我们的大脑出于本能反应是不做。而当一件事做了会令你感到不舒服或者难过,但是又不得不做的时候,“本能”会联合“情绪”一起进行抵抗,它们先把理智拒之门外,然后再传达出拖延时间、反正也不着急、慢慢做等类似的指令。

当我们的心智全部被不满或抱怨覆盖时,理智根本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也间接导致了“真相”被模糊了,所以自己也会下意识遵从大脑的选择和决定,完全意识不到这种想法或做法是有问题的,这也就是很多人有拖延症的真正原因了。

如果你想尝试改变,那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让每一个目标具体化。假如你的想学英语,那你的计划就不能写学英语,要把学英语这个“大目标”,拆分成多个具体的实施的小目标,一步一步按计划完成,从而减少因为模糊而产生的焦虑和拖延。

第二步,给进度定制标准。也就是你给每个细分的小目标定量,比如你想通过跳绳减肥,那就给自己定下一天跳几个和每周跳多少天。具体的数量或标准会让你实施计划更有动力,也便于自我监督和获得成就感。

第三步,制定与能力匹配的目标。当我们的目标制定超过自身能力时,会让潜意识得到自己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消极反馈,进而从开始那步就直接放弃了。正确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先设置简单容易完成的目标,等到大脑逐渐接受这个程度,再渐渐提升难度,避免因为目标过高而引发逃避心理。

第四步,增强内在动力。出于不得不做的心里去做一件事,永远也不会有很强烈的动力,当你从要做的这件事里找到乐趣,或者找到了做这件事意义,那么将会大大的提高完成目标的内驱力。

第五步,设定截止期限。制定好计划后,一定要把每个目标都安排好时间,然后按照时间去执行,这样就会制造出一些紧迫感,来应对平时做事总爱拖延的问题。

每次完成既定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及时自我鼓励给予正向反馈,这样会增加继续完成任务的核心动力。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送给刚好正在迷茫无助的你和我,不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做,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先完成再完美真的很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