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我和小白出去溜达,小黑太小,在家看家。窗外的风景,清静而寒冷,虽说已经立春,雨水亦过,空气中依旧寒冷。周围一片冷清,村里人都在家里,街上倒是有一种疏朗,又有几分哀怨,直抵胸前,落于柔软的心中。
这样多风平静的日子,须隔离无用的社交,掩门清修,亦不要有知心人。一个人,于静室内,打开一本书,沏一壶茶,消减杂念。于平淡的生活中,去街上走一走,一条狗,一个人。
佛经云:“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佛只是教人放得下,不生妄想执念。却不教人拿得起,世间烦恼恰若沙颍河里的水,潺潺不住。人这一生,该是有多少修为,方能无视身边成功失败,看淡荣辱悲喜。那些看似生活轻松之人,也不过是历经沧桑之后,转而生出的静意,亦不必羡慕。
我读唐诗,感慨古诗里的意境旷逸;我读宋词,羡慕诗词里的境界清扬。诗词的美妙,只有沉下心来读它之人,方能觉得,古诗词如丝竹之音,又如高山江河,温润流转,有慷慨之势,让人与世相忘。
想来,世上一切皆因有情,好比去看一出戏,本是茶余饭后消遣之事,可台下的人,入戏太深,竟个个流泪。世事人情薄浅如尘,擦去便没了痕迹。我们有时候宁愿在别人的故事里,真实地感动,却不愿在自己的岁月中,真实地活着。
佛经里说缘起缘灭,当你遇见一个人,荒了情意,当那个人离开你了,你又与世无争。突然明白了,诗词里说白首不离,只是说给深情之人的。毕竟古人写了那么多词句,虽是草草写就,内心却终究百转千回。
闲下来,翻读当年自己写的文字,如桌角未曾绽放的仙人掌,似花盆里欲开的玫瑰。那般青涩,经历了一个寒冬,始终保持一种新意。
后来,学会了删繁就简,减少无用社交。知世故而不世故,电影《哪吒2》里李靖说:“行善道则德全”。人生不是被诅咒的剧本,而是一场以善念为锤的锻造,善念的力度重一点,人生的轨道就正一分。命运或许常有阴影,但只要心中善念之灯不灭,万丈光芒终会破夜而出。
柳永有词:“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骨子里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即便遭遇了科考挫折,他也没有彻底放弃科考的梦想。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踏入考场,实现自己的进士梦。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接下来的几次科考,柳永都名落孙山。这一次次的失败,就像一把把重锤,敲碎了他年少成名的骄傲。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以自己的才华,考中进士本不该如此艰难。
都说写者有情,读者亦有心。不同之人,历不同的世情,即使读相同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感触。有些人,一两句就读到心里去了;有些人,万语千言,亦打动不了其心。
也许,那时的我,恰好与此时的你,心意相通。也许,这时的你,凑巧与彼时的我,灵魂相知。不过,你我缘深,在文字里可同看花开花落。不过,你我缘薄,恐怕一生都不会有任何交集。
其实,人间万事,都有机缘。我要的也不多,希望一生清静,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写几行小字抒怀,于周末时间堂前煮一壶闲茶款待朋友,不去伤害别人,也不纠缠于感情。不管晴天雨日,都一样心境,快乐度日。
当下我拥有的,是福气,还是忧患,亦不去考虑,大抵不过是凡人的日子,真实且安好,以后的日子,随遇而安。
过日子原该是糊涂的,如此才没有惆怅和遗憾。天下大事,哪一件不是糊涂地过去?也是今年有缘,忽然明白世上烦恼事,庸人自扰之的道理。以后,凡事不肯再去相争,纵岁月流淌,仍是静而不惊。
流年似水,又怎么会一直是三月桃花,韶华胜极?今时的我,几番峰回路转,已是初夏的新荷,心事与从前自是两样。所幸,我明白的还不算太晚,依旧普通的平淡之人。
我愿自己的文字,有一种简约的觉醒,不去感怀太多的世态炎凉。周围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只愿人如花草,无论身处何境,都不会去管它。人世不过经几次风浪,寻常日子,到底质朴无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了所期待的还是现世的安稳。想当年,母亲亦为佳人,村落里的好姑娘。如今姥姥、姥爷去世,她却像一株草木,凋落枯萎,又似西风下的那缕斜阳,皱纹堆满额头,禁不起岁月的消磨。
在沈丘这座城待了那么久,亦看尽了人间风景,不知光阴能值几何,如今大风大浪经过,也晓得珍惜当下,明天永远是未知数。
世上的浮名华贵,纵得到,有一天也要归还,莫如少费些心思。不管下午开学,还是工作劳累,我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永远保持一颗初心,简洁安然,寂然无声。
此刻,房屋村落,袅袅炊烟,是乡村宁静的神韵。我到家后,静静地等待下午的开学,不由地坐于闲窗下,翻读没有看完的故事,抿嘴微笑,写几行字,几许清婉,十分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