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我们每个人,在恋爱之初都会听到有人问过一句,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呢?
什么类型?似乎在我们爱以前,首先会爱上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
嗯……我们沉吟片刻,用柔情似水,英俊多金,温柔体贴,深情款款,敦厚善良,活泼可爱,特立独行,放荡不羁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框定了一个基础模型,然后按图索骥。
那时曾经高兴的以为自己拿到了爱情的钥匙,在大千世界中寻寻觅觅,可惜我们总有一刻,会发现一个完全不能归类的人,他甚至与你的理想类型完全不沾边,可是他身上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气质还是吸引了你,意外而突然的闪现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让自己目眩神迷。
就像少时喜欢的男孩,记忆里让我念念不忘常常可能是他自己不愿提及的窘状,无论在黑板上茫茫一片粉笔字无人愿收拾时拿着擦板的默默擦净,还是因为不愿出卖全班同学而挨了班主任两个耳光,这些无人察觉的小细节就像一把锤在心上的小锤子,它在那儿不停的锤,直到有一天,会因为看见他笑了而自己也跟着傻乎乎地笑起来,才蓦然发现,心上那块根本没有注意过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小凹陷,我想,它也许也着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喜欢”。
这样的感觉是化用再多的恋爱秘籍,建立再多条条框框的标准,听再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做多少不受伤害的防备都无法控制的。
因为,那样你心目中“How”一般被你坚守的准则,也许就像是柏拉图的“理型”,根本不存于世,只能在脑海中漂浮。然而,正如符合严格教学意义的圆形只能存在于理念层面,世间却也无一圆形真正完美一样,若凭喜欢的类型寻找,也会终将一无所得。
即便是幸运找到了,有一天也会发现这个他原来不是理想中的那个人,因为”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只能存在在理想的世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