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里,通常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看门道的却越来越少。你看那些拿到大结果的商业大咖,看清事情运作的底层规律后,都在各自的领域持续深耕,用有限的资源一条命顺利通关。
热闹背后的浮躁,和门道背后的真经,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到底是啥呢?
举个例子。我从小就不爱写作,尤其是自己的跑题作文被老师当反面教材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时,我就更讨厌写作了。甚至在找工作时,我也会刻意避开写新闻稿的工作,我知道这是小时候的「心理创伤」在作祟。
这种现象,其实是我不愿意接受自己写的不好这个事实,这对我的自恋是极大的伤害。只要不做这件事,我就能避免这份伤害,彻底活在给自己营造的完美想象中。由此,我就跟真实的世界反馈脱节了。
这种脱节,是一种恶性循环。脱节带来的好,是不用写作,更不会有反馈,我的自恋就没有受伤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为了头脑的自恋想法,阻隔了我跟写作建立「深度关系」。所以,写不好,就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无法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他大概率也是陷入到了跟我类似的逻辑怪圈中,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深陷其中。
而真正让我重新拿起笔来开始写作的,是跟社会脱节的恐惧在起作用。跟社会脱节,背后的隐喻是对死亡的焦虑,因为威胁到生存,所以不得不写。
最开始,一篇800字的内容我要写8小时,硬着头皮每天写,3个月后,我发现根本没有人在意我写的好不好,读者只在意写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有没有用。没有用,读者也不会说话,默默地关掉页面就OK了,曾经萦绕在负面批评里的声音,就此消失了。
不仅如此,写作是一种复盘,会把头脑中杂乱无章的想法,按照「线性」梳理出来。写多了,有时候我自己都会被惊艳掉,我从来没发现自己是这样想的。
当这种刺激经常发生时,写作的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我从2018年4月开始一路写到了现在,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虽然我不觉得自己写得有多好,但这种敢当面表达的习惯,对我的内心创伤是一种极大的疗愈。
其实,现实世界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你内在心灵的外部投影。当你能持续地,在比较适合你的方向上努力时,你会发现现实世界会回应你,只是这需要时间、空间和过程。
实话说,建立深度关系的过程很慢,想要短平快就看清门道拿到结果,对一个略显急躁的普通人来说,做到这点其实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