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四季

江南的四季一直以来都没有北方那么分明,季节之间的过渡总是平稳舒缓的,极符合人们对江南地区“温婉”二字的概括。除却温度天气的变化,身处江南,食物的时令变化便是感受季节的另一条路。

在靠天吃天的时代,“不令不食”是人们遵循也不得不遵循的信条,而现在“反季节”食物的盛行也逐渐淡化了人们的季节观念。唯有江南地带依旧抱着“不令不食”的祖训,并日复一日地认真笃行。

立春是冬春变换的分界点,每逢立春,江刀鱼会从大海入江,在长江逆流洄游,在长江水中洗淡一身海水咸味,肥美鲜嫩,但现在不多见了。四月碧螺春那最清雅的味道总是在泥土混着青草,充满水汽的味道中独独抓着人的嗅觉,冲泡后的香气更甚,在这个月里,无论是企业谈生意,家里来客人,泡一壶碧螺春茶总是最适宜的。这时去苏州的东、西山采茶不失为一种体验生活情趣的绝佳方式。

春至末尾,暑气渐盛,换季之间,感冒也是常有之事,而枇杷不仅润肺止咳,而且味道甜美,是时令水果中人们最偏好水果之一。立夏三鲜中有青梅一说,春夏之交品青梅,无论是蜜饯还是青梅酒都广为人知。

而到真正的六月,校园里的桑树结出了果,落在地上是紫黑色的斑点,酸酸甜甜去市场上买一盒,吃完手和嘴染上了颜色,顶着红紫色的嘴唇让人啼笑皆非。六月黄可不是阴历六月吃的,而是农历六月吃的,是在大闸蟹上市前,刚刚经过第三次脱壳的“童子蟹”,尤其是公蟹壳薄柔嫩。八月的鸡头米倒是苏州特产,作为“水八仙”之一,时令性非常强,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人们多半喜欢做成点心,用来煮粥或者炒虾仁也是流行做法。

金秋九月太湖三白中的银鱼,成了各家餐馆的招牌菜。中秋前后的芋艿被誉为中秋养生“三宝”入秋的橘子个个饱满,剥开皮,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回味酸甜。甘冽的清香萦绕在口齿之前让人忍不住再剥一个细细品味。十月是阳澄湖大闸蟹蟹膏正肥的时候,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

近些年的秋天总让人觉得被按下了加速键,夏天的闷热还未消散,深秋的冷意伴着冬天的寒风便已毫不留情地刮了起来,飘飘忽忽的桂花香隐隐传来,细闻好似又没有。而酱方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各家的餐桌上,独属于冬天的味道在此拉开序幕。肉食而不腻,咸中带甜,肥瘦搭档的肉入口回香。冬至前上市的冬酿酒一年只酿一次,就卖十天左右,入口香甜,有股淡淡的桂花味,只有一度的酒并不醉人,反而为这冬天平添了一份意境。

到了一月过年的时候,天寒地冻,一碗八宝饭暖着身子也暖着在外谋生的游子的心,各家有各家喜欢放的配料,正因如此,这才是外面吃不到买不来的家的味道。主料总是不变的,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糯米里裹上豆沙馅,红枣、瓜子、金桔脯等果料便是按着家里的口味放了。关于家的归属感由此而生。“笋中皇后”冬笋,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腌笃鲜、荠菜冬笋、雪菜冬笋是冬日饭桌上,上桌率最高的菜了。

江南的四季,这分与时令食材的“一期一会”,以及错过之后便要来年再见的遗憾,亦是一种生活情趣。食材中融入了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精巧细致的菜品也彰显着从古至今江南的富庶。这样的传承走了几千年,在未来的日子里感受四季过好每一天。

碎碎念:学校要求写的无聊的东西,结尾根本就是在乱写。。。我到底在写什么垃圾东西,是谁偷走了我的大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2旅管2张甜 又是一年烟雨江南梦。那位可爱的少女,在春雨的滋润下,一年年长大,如出水芙蓉,不是吗...
    噜啦啦啦啦啦啦咯阅读 669评论 0 0
  • 春夜好,何处惹春情?紫玉帘内听春雨,绿杨堤上看荷灯。妙处春正浓。 夏夜好,好处风月清。月低风暖人欲睡,林深涧浅鸟还...
    木舟遥阅读 1,020评论 0 2
  • #齐帆齐微课# 这周齐老师微课堂布置了一篇作业,题目是江南。改题由来于某抖中很火的句子: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江南...
    电饭煲粥阅读 3,641评论 9 14
  • 春未临 细琢新绿 我在山坳湖畔处等你 一袭白衣胜雪 初夏鸣鸣 庭角依依不见 路过的夏风 不见了堤畔 不见了你 秋韵...
    斜风细雨惹尘埃阅读 988评论 0 0
  • 曾几何时,冰可乐、冰西瓜、冰镇绿豆汤都是夏天标配,风扇空调直吹才过瘾。 那时候刚来苏州,不管是秋高气爽...
    野路子厨娘有硬菜阅读 1,0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