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题目,想重新整理一下昨天说课比赛的内容,才发现整理不下去。写着否认着自己的设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所以只能是逐步完善,后期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又有一些脱离说课过程的思考,觉得那些思考像星星一样亮晶晶的,不舍得抛弃,就这样混乱一篇了。
说课结束了,不在乎结果,这篇反思不也是进步吗?从这个说课中,我突然意识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整体的观念,然后要搭台阶,巧妙地台阶,一步步地走。在教学环节中,教学问题,到底该怎么设计?值得思考。还有L老师的一番话,教师要懂得成就自己,在我心底留下的印记很深。
自读课文如何设计问题呢?
一、说教材
《创造宣言》是统编教材第五单元第四篇自读文章。教读课文教方法,自读课文用方法。这是一篇驳论文,文章通过先批驳几种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再告诉我们要如何做到创造,最后发起创造宣言。本文是作为教育大家的陶行知的作品,也启示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如何进行创造呢?鼓励大家:只要你坚定信念,有勇气,有智慧,人人都能创造。
单元目标:是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议论文的基础,本单元第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一篇驳论文,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具体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尚有难度,课标实施建议中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议论文中作者论证思路的把握恰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创造宣言》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2、品味语言,感悟“创造”,体会作者情感;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其中,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悟“创造”,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于是,在教学中,我遵循“以生为本”理念,我尝试运用“问题点拨·自主探究”,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朗读品味,进行发言、讨论等。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功能,提高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过程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预设的目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氛围,生活导入
教师引入新课:“对‘创造’,一系列图片展示:高铁、银行卡等,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创造,再转而走进陶行知笔下的一个教育者的创造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去感悟“创造”,体会作者发出的创造宣言的意义。
我试图通过一个大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学习和初步探究。
步骤1:自主探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得出这个结论?
明确:学生通过找关键句的方法来一步步梳理自己的观点,
通过教读课文学到的方法,自读课文中用起来,教师搭建平台,通过批驳一系列不能创造的理由,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列举了哪些关于创造的人和事?并请就其中一二个你自己熟悉的事例谈谈给你的启示。”(这样的问题恰恰是引导学生去分析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问得巧妙,我怎么没有想到。突然感觉自己的说课片面,而且跳在坑里出不来了,坐井观天,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怎样把问题问得通俗易懂,恰恰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是教育智慧所在。我的问题是:问的问题往往直指结果,专业性太强,不接地气,没有链接,学生感觉不着天地,为了目标而目标,显得生硬。而纵观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链的形式,逐个击破。学生有了抓手,就如攀登有了台阶,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成绩提升是学生的,应该花点时间提升下自己,我们的L
专家如是说。)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创造需要勇气、智慧、信念”。而且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并做好相应地点拨启发准备。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出于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的目的,(这些都是我说课中没有关注到的点,实用类文体的文章难道就没有语言品味了?明明觉得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言,却还是不知道议论文的学习,该如何设置语言品味这个环节,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又不冲突,我总觉得记叙文散文是通过语言的品味来体会情感,小说是通过情节的分析来感受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演讲稿、新闻这些又该如何把握?
仔细想来,语文中所有课文的学习应该都能衍生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如上次某老师在上《学写传记》时,最后得出写有温度的小传,后来宗老师提出来可以这样升华一下:通过这节课,每个学生都能为自己将来积累写小传的材料)
通过这节比较遗憾的说课,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对任何文体文章的品读都要通过语言来把握?
在如何突破难点上,我设置的难点是:材料和论点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本来就比较拗口,阅读提示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就拎来用了。细想,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材料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如何证明?言外之意是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在表述的时候,句子怎么样更有说服力?
对于一个问题,我自己都衍生出来这么多问题,那是不是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更乱了?衍生出来的小问题恰恰可以变成通过高山的一个个台阶,搭梯引领。于是,问题替换为:
1. 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同样举例子,作者举出来的例子在论述上是不是更有说服力?(语言的表达)(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句子语言的删改换,让学生品味同样的事例,如何搭配才能更有说服力?对学生的写作也提供一些借鉴)
步骤2:分小组合作探究:1、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或语段,并从不同角度(如语言特点、修辞特点等)去品读理解作者情感。
这一设计,意在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字词的品味,去感知作者的心声,感受和体会发出创造宣言的意义。
(以下语言更多地显示出口语化,演讲稿的特色,以前的教材把它编到演讲词里,现在的教材编到议论文单元,重在梳理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是差异,但它演讲稿的色彩也是有的)
1、我们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引导学生注意两组反义词,并通过删除“平凡”“单调”,与原句进行比较表达的效果)
2、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引导学生注意“类比”方法、“反问”修辞,并要求通过改换句式进行比较表达的效果)
3、歌德说:……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意志才变得过来。
(引导学生注意引证法,及排比句式的作用,气势磅礴,更有力量)
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将‘人人是创造之人’放在排比句的最后”)
步骤3:既然是演讲词,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处理语音、语速、语调、语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通过品味语言,技巧朗读,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自然生成演讲的氛围,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演讲辞的特点。
后记:说课的时候到底定位议论文,还是演讲词,虽然不冲突,但不集中的教学点,不着力于一点进行突破,教学效果会不会很差?
拓展延伸:另外,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创造”,我及时延伸,先启发学生联想古今中外富有“创造”精神的例子后:1、高铁;2、5G(知识面太匮乏,竟然想不到更新的例子了。记得以前公务员面试,我对新闻动态关注比较多,感觉想要什么,信手拈来,很是顺利。现在的感觉是想要什么,张嘴就卡壳,梗在喉咙里,最终咽回去了。平时关注乱七八糟的娱乐新闻,感觉有点可笑,年轻的时候没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年级大了竟然虚无起来了)
用这些例子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从而达到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感悟:一切的设计贴近学生,学生有话说,学生想说,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如果设计一个问题,学生都搞不清楚,这就是失败的设计。回忆昨天下午的说课竞赛,梳理的过程,我一步步推倒自己的想法。如果说昨天的说课是失败的,那么今天的反思应该就是进步,值得欣慰,努力弥补不足)
最后,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批驳文的结构,同时,让学生,围绕批驳-反思-创新的结构,来我有预想句式:有人说________,不能创造,我可以批驳他____________(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设计得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论据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也建立起来了,曲线救国,富有美感;单刀直入,显得唐突。不得不感慨,好的教学真是要设计!)
旨在领引学生再一次去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利用感情的“余温”自然引出结束语:
“这话语也许如同一切道路格言一样知易行难,但是,绚丽的风景恰恰盛开在险峻的山巅!让我们用智慧、信念,勇敢地去“创造”吧!你,虽如沧海一粟,但是,你也同样可以创造‘我们人类的伟大’!!!”
(顺势利导以慷慨激昂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再一次鼓励学生勇敢地创造,实现自身价值,并做到课堂结构的前后呼应。)
最后,根据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以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我设计了以下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一题完成:
1、搜集身边人物创业成功的事例,总结成功秘诀;
2、任务群阅读,陶行知先生的另外一篇议论文。(太宽泛,不确定,这样的任务设置不合理,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简单收效甚微,当然对教师来说,布置这样的作业挺省事的)
反思:一堂课,到底该重视说内容还是说形式?重知识却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关注文本的知识能力,忽视了文本的精神内核,忽视了价值观的培养,其实这篇文章很有一种改革的魄力,不管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
莫说不会创造,处处创造时机,人人皆会创造,让创造之神永驻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