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婚姻大抵如此,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早就为婚姻定了性。
婚姻的一纸契约,了责任和担当。
婚姻在历史长河里,也曾经是政治和利益的帮手。可随着时代发展,婚姻,对年青人来说,越来越成了鸡肋,不婚的人越来越多。
在婚姻里得到的一切,现实中自己都能满足,要婚姻做什么,可有可无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婚与不婚,而是一些走进婚姻里的人的爱恨情仇。
不止一次听有人说,老公在家什么都指望她,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我就当多了个大儿子。
这样的模式也不能说不好,关键是当事人自己的感受。
在这段关系里,如果身为老婆的人愿意大包大揽,老公也很享受这样的模式,那是双赢。
名人里,钱钟书和杨绛就是这样互帮互助的典型,一生恩爱有加,感情深厚。
钱钟书一心只会做学问,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平时家里的各种需要修理的,都是杨绛出面解决,钱钟书做错了事,也是杨绛先生去补救。
但是,在杨绛先生住院生孩子时,钱钟书一个人在家学着做饭,给给杨绛送到医院。
爱就是奉献和为对方付出。
如果你有一丝的心不甘情不愿 ,总觉得自己做了好多事老公却是看不见,满腹委屈,婚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小凤对她老公的照顾有目共睹。衣食住行,无微不至。大家约她跳广场舞,她说要等老公回来,给他做饭。根据天气,提醒增减衣物。
久而久之,她老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开始挑三拣四。没有一句赞美鼓励,常常一出口就是挑刺。
不是衣服没洗干净 ,就是饭菜口味不佳。各种。小凤说,一天到晚在家里,我神经都是紧张的,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做错了,落埋怨。
这样的男人怎么回敬他,才能让他明白,妻子不是他的丫鬟奴婢,他也不是天皇老子。
不能为了家庭表面的和谐,一忍再忍,无底线退让。
首先是划清界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然嫌弃做的不好,那就不做了,你自己那么能干,自己做好了。
其次是不要心软的无底线,做到互相不干涉决定。每个人保持自己的空间。
多学习,让自己的见识更强大,有爱好,有收入,经济独立。
什么都可以不再依赖你,你还有什么大的影响力。
婚姻是一场角逐与较量。也很势力 。一方太弱,一方太强,从来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
有一种关系和相处模式就是像舒婷的《致橡树》说的一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
这才是婚姻里,相处最好的模样。